• 香港科大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去的突破性进展,引领下一代显示照明革新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HKUST)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量子棒发光二极管(QR-LEDs)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其研发的红色QR-LEDs实现创纪录的效率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为下一代显示与照明技术的升级迭代奠定了重要基础。

    0 2025-11-14
  • 为什么说光学主动热成像技术是非接触式工业质量检测的核心支撑

    现代工业向高精度、高效率转型的进程中,质量检测技术作为生产管控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传统接触式检测方法存在的损伤风险与流程繁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光学主动热成像(OpticalActiveThermography,OAT)技术作为非接触式检测领域的重要分支,凭借其零损伤、高效率、深层检测等核心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等关键领域逐步成为核心检测手段,为工业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1 2025-11-14
  • 非球面镜片加工面形精度控制中的核心风险分析与防控体系

    非球面镜片凭借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精密光学仪器、激光设备、高端光学成像系统等领域。然而,其加工工艺复杂度显著高于球面镜片,面形精度作为核心质量指标,直接决定光学系统的成像效果与性能稳定性。本文结合行业实践经验,系统剖析非球面镜片加工中面形精度控制的关键风险点,构建全流程防控方案。

    1 2025-11-14
  • 光学镜片图纸参数与实操指引专业解读规范

    光学镜片图纸作为光学设备研发、制造及选型的核心技术文件,其规范解读是保障产品性能达标、生产流程合规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行业技术标准与图纸设计逻辑,系统拆解图纸核心构成、关键参数内涵及标准化解读流程,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严谨的参考依据。

    2 2025-11-14
  • 激光穿孔技术的核心赋能元件:衍射分束器的工业应用与技术特性

    鉴于包装制造、汽车安全、过滤材料等多个工业领域对薄片材料精准穿孔的刚性需求,激光穿孔技术凭借其高生产效率、精准定位及无残留加工的优势,已逐步替代传统机械穿孔设备。衍射分束器(DOE)作为激光穿孔系统的关键光学元件,通过创新性的光束调控机制,显著提升了加工精度与生产效率,为工业规模化加工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0 2025-11-13
  • 紫外反射成像技术的技术演进与应用拓展研究

    紫外反射成像技术曾因操作复杂性与设备局限性,长期局限于小众科研领域。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加之专用传感器、滤光片、光源及光学元件的迭代升级,该技术已突破传统应用边界,在多个专业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探测价值,成为现代成像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025-11-13
  • 拓扑双重保护机制:攻克光学涡旋稳定传输与轨道角动量提取难题

    涡旋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类系统中,从微观尺度的量子粒子涡旋、活细胞涡旋,到宏观尺度的龙卷风、黑洞等,均呈现出独特的旋转结构与物理特性。在光学领域,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AngularMomentum,OAM)的涡旋光束,凭借其独特的相位奇异性与模式正交性,为光通信、量子信息处理、高精度传感等领域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然而,涡旋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的扩散问题、高阶涡旋的分裂现象,长期以来制约着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陈志刚、许京军教授团队联合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提出基于拓扑旋错的涡旋操控与传输方案,通过双重拓扑保护机制实现了任意阶拓扑荷涡旋的鲁棒传输与目标轨道角动量模式的精准提取。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Photonics》,为新型光子器件的研发开辟了重要方向。

    7 2025-11-13
  • 手掌大小超短脉冲激光系统实现80%能量效率突破引领技术革新

    超短脉冲激光器凭借超高精度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成为关键技术支撑。然而,传统高效短脉冲激光器普遍存在体积庞大、成本高昂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规模化普及与场景化拓展。近日,斯图加特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成功研发出一款手掌大小的新型超短脉冲激光系统,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0%,较现有技术提升两倍以上,为该领域技术发展带来革命性突破。

    2 2025-11-13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