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械定心法,机械定心法的原理、系数和精度分析
机械法定心是一种精密的工艺,能保证透镜在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在实际操作中,定心过程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的调整。技术操作人员必须不断地监测透镜的位置,通过精密的测量仪器来确保力的平衡。从而透镜的稳定性和光学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使得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理吧!
一、机械定心法原理
机械法定心是将透镜放在一对同轴精度高、端面精确垂直于轴线的接头之间,利用弹簧压力夹紧透镜,根据力的平衡来实现定心。一个接头可以转动,另一个既能转动又能沿轴向移动。当透镜光轴与机床主轴尚未重合时,如图所示,假设接头与透镜接触后,则接头施加给透镜压力N,方向垂直于透镜表面。压力N可分解为垂直于接头端面的夹紧力F和垂直于轴线的定心力P。定心力P将克服透镜与接头之间的摩擦力,使透镜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移动,夹紧力F将推动透镜沿轴线方向移动。当透镜光轴与机床主轴重合时,定心力就达到平衡,即完成定心。

二、机械定心法的系数
不是所有的透镜都能采用机械方法定心,因此,光学镜片在定心之前,可计算定心系数K值来判断加工的难易度,作为设计工艺与夹具的参考。

从上图可以看出,定心力的大小与接头和透镜之间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压力的大小是由弹簧力决定的,而方向是由透镜的定心角(夹紧角)决定,定心角是指在接头轴线平面内,透镜与接头接触点的切线间的夹角α。设接头和透镜之间的定心角为αi,接头的直径为Di,透镜非黏结面的曲率半径为Ri,则定心角的正切值为

通过一系列计算可得机械法定心系数K为

假设摩擦系数μ=0.15,则上式计算得出的K≥0.15,说明定心角α=17°30′,则定心可行;若0.1<K<0.15,则相当于定心角为12°<α<17°30′,定心效果差;若K<0.1,相当于α<12°,则不能定心。
三、影响机械法定心精度的因素
1)机床主轴径向跳动
机床主轴径向跳动直接会造成透镜基准轴的位置变化,因此,机床使用前一定要校正主轴跳动,使其径向跳动小于定心精度。
2)接头
机械法定心的关键是定心接头的精度和质量,要防止接头表面划伤抛光表面,并能保证定心后的中心误差精度,因此,对接头提出如下要求:
(a)接头轴与机床回转轴的重合精度应高于定心精度。
(b)接头端面应与几何轴线精确垂直。
(c)接头端面应光滑,不能擦伤透镜抛光表面,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16。
(d)接头外径比透镜完工外径小0.15~0.30mm。
(e)接头材料通常选用黄铜或钢。
以上就是机械定心法的原理、系数和精度分析,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定心车的内容,请持续关注欧光科技。
-
光学显微镜的“原子困境”终被打破
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尺寸鸿沟”:若将原子比作一粒沙子,光波则如同海洋波浪——由于二者尺寸差异悬殊,光波在传播时往往会“错过”原子,导致科学家无法通过传统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解析单个原子。尽管超分辨率技术已突破衍射极限,能呈现分子尺度的特征,但对原子级别的观测仍束手无策,这一困境直至近日才被MIT团队的新成果打破。
2025-10-30
-
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解析,从原料到核心载体的全流程
半导体芯片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晶圆作为芯片制造的基础载体,其制备工艺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与良率。本文基于半导体产业技术逻辑,系统梳理晶圆制造的核心流程、产业分工体系及关键技术要点,为理解半导体产业链底层逻辑提供专业参考。
2025-10-30
-
突破光学技术瓶颈!大孔径宽带消色差超构透镜研究,推动全彩成像技术迈入超薄化发展新阶段
在智能手机摄影、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医疗内窥镜诊断等现代技术领域,光学透镜作为核心成像组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相关设备的应用效能。传统折射透镜长期面临“性能提升”与“体积控制”的矛盾:若追求更高成像质量,需增加透镜厚度与重量,这与智能手机“轻薄化”、医疗设备“微创化”、自动驾驶设备“集成化”的发展需求严重相悖。
2025-10-30
-
精密光学镜片选型关键,机械与耐久性测试的核心价值与应用规范
精密光学镜片的采购与质量管控环节过程中,多数光学产品研发与生产从业者往往优先聚焦于透光率、面形精度等显性光学性能指标,却易忽视机械与物理性能检测、耐久性测试的重要性。然而实践表明,此类被忽略的测试环节,正是引发后续组装良率下降、终端产品故障的关键隐患。
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