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的定心与磨边的基本原理,透镜定心与磨边工艺的深度解析!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透镜的定心与磨边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相关术语与定义,包括磨边、中心偏差、定心等。接着详细阐述了定心的方法,如光学定心法中的透镜表面直接反射像定心法、球心自准像定心法、光学电视定心法,以及机械定心法,还说明了定心系数和影响机械定心法定心精度的因素。最后介绍了磨边与倒角工艺,包括磨边的方式、磨边机类型,以及倒角的类型、方法和宽度等。
一、相关术语与定义
1.磨边:对于圆形光学零件,精磨抛光后需进行磨边,使其侧圆柱面尺寸满足装配要求,同时校正透镜在研磨抛光中产生的偏心及两球心连线与外圆对称轴的偏离。
2.中心偏差:透镜外圆的几何轴与光轴在透镜曲率中心处的偏离程度,用C表示。
3.定心:使透镜的光轴和几何轴重合或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
4.边厚差与中心偏差的关系:存在边厚差的透镜可看成无边厚差的透镜加一个楔形镜组成,通过控制边厚差可校正镜盘中心偏差测量,减小透镜中心偏差。定心的实质是将透镜的两球心置于磨边机回转轴线上,将以光轴为基准的磨边过程变为以机床轴为对称轴的修磨透镜外圆的过程。
5.定心方法:有光学定心法、机械定心法、光电定心法、激光定心法。
二、光学定心法
1. 透镜表面直接反射像定心法:
原理:定心接头轴线与机床回转轴重合,接头端面垂直于轴线,将透镜胶接于接头端面,使透镜表面“1”球心落在接头轴线上,通过观察非粘结面的光源反射像的跳动移动透镜,使其光轴与夹头轴线重合。
特点:精度不高,一般在0.05mm左右,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2.球心自准像定心法:
原理:从十字分划A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对透镜表面曲率中心成像,球心偏位c时转动透镜十字像A`跳动量为4cβ,移动透镜使十字像不跳动或在允许范围内跳动完成定心。`
特点:定心精度较高,可达0.005mm,主要用于直径小、曲率半径小的透镜定心,但视场较小,找像困难,导轨与机床共轴的平行度要求高。
3.光学电视定心法:
原理:采用自准显微镜观测定心透镜球心像的跳动,通过电视屏显示定心误差,移动透镜使电视显示屏上的像无跳动或在允许公差范围内跳动实现定心。
特点:定心误差包括透镜两表面定心误差的总和,定心精度比球心自准像定心法高,定心效率高,适用于高精度透镜大批量生产,但定心效率仍没有机械定心法高。
三、机械定心法
1.原理:将透镜放在同轴精度高、端面垂直于轴线的接头之间,利用弹簧压力夹紧透镜,根据力的平衡实现定心。
2.定心系数:通过计算定心系数K值判断透镜采用机械方法定心的难易度,K≥0.15时定心可行,0.1<K<0.15时定心效果差,K<0.1时不能定心。
3.影响定心精度的因素:
机床主轴径向跳动:会造成透镜基准轴的位置变化,使用前需校正主轴跳动使其径向跳动小于定心精度。
接头:接头的精度和质量是机械法定心的关键,对接头有一系列要求,如重合精度、端面垂直度、表面粗糙度、外径尺寸、材料等。
四、磨边与倒角工艺
1.磨边:
方式:有平行磨削、倾斜磨削、端面磨削、垂直磨削和组合成型磨轮磨削等。
磨边机:有光学定心磨边机、机械定心磨边机、自动定心磨边机等,机械定心磨边机使用最广泛。
2.倒角:
类型:分为保护性倒角和设计性倒角。
方法:有砂轮倒角和倒角模倒角。
倒角宽度:与零件的直径与类型有关,倒角斜角α可根据D/r的比值给出。
透镜的定心与磨边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定心车设备,才能确保透镜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这一工艺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
告别振动干扰!DI 100 高精度动态干涉仪,重新定义精密检测效率
在光学元件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高端领域,“测量精度稳定性”与“复杂环境适应性”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诉求。传统移相干涉仪依赖压电元件驱动参考平面移动,单次测量耗时需100毫秒以上,在此过程中,设备与被测样品的微小振动、空气气流波动均可能导致干涉条纹偏移,进而引发测量误差显著上升,成为阻碍高精度检测工作推进的关键瓶颈。
2025-10-16
-
RP1000机械臂抛光系统:重塑高精度复杂曲面加工格局,赋能高端制造升级
在高端制造领域,光学元件、精密构件对“复杂曲面”与“极致精度”的需求日益严苛——从航空航天的红外探测器件,到半导体行业的硅基元件,再到光学领域的非球面镜头,传统加工设备往往受限于曲面适配性、材料兼容性或精度稳定性,难以兼顾效率与品质。在此背景下,基于ABB机械臂打造的RP1000抛光系统应运而生,以“高效、易用、智能、大口径”为核心,构建起一体化高精度抛光解决方案,为行业突破加工瓶颈提供关键支撑。
2025-10-16
-
从芯片到成品的精密制造体系解析光模块微组装核心工艺流程
光模块作为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核心功能器件,其性能、可靠性与成本控制直接决定了光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而微组装工艺作为光模块制造的核心环节,是连接芯片与成品模块的关键技术纽带,贯穿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本文将系统拆解光模块微组装的六大核心工序,剖析各环节的技术要点与应用逻辑,为理解光通信产业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2025-10-16
-
拉曼光谱激光器选型指南:从波长选择到技术适配的系统分析
激光器作为拉曼光谱技术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选型不当易引发荧光干扰、信号衰减等问题,进而影响实验或应用成效。本文结合拉曼光谱检测的核心需求,从波长选择、关键性能参数、主流技术类型及选型策略四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的激光器选型框架,为科研与工业场景提供参考。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