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的定心与磨边的基本原理,透镜定心与磨边工艺的深度解析!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透镜的定心与磨边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相关术语与定义,包括磨边、中心偏差、定心等。接着详细阐述了定心的方法,如光学定心法中的透镜表面直接反射像定心法、球心自准像定心法、光学电视定心法,以及机械定心法,还说明了定心系数和影响机械定心法定心精度的因素。最后介绍了磨边与倒角工艺,包括磨边的方式、磨边机类型,以及倒角的类型、方法和宽度等。
一、相关术语与定义
1.磨边:对于圆形光学零件,精磨抛光后需进行磨边,使其侧圆柱面尺寸满足装配要求,同时校正透镜在研磨抛光中产生的偏心及两球心连线与外圆对称轴的偏离。
2.中心偏差:透镜外圆的几何轴与光轴在透镜曲率中心处的偏离程度,用C表示。
3.定心:使透镜的光轴和几何轴重合或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
4.边厚差与中心偏差的关系:存在边厚差的透镜可看成无边厚差的透镜加一个楔形镜组成,通过控制边厚差可校正镜盘中心偏差测量,减小透镜中心偏差。定心的实质是将透镜的两球心置于磨边机回转轴线上,将以光轴为基准的磨边过程变为以机床轴为对称轴的修磨透镜外圆的过程。
5.定心方法:有光学定心法、机械定心法、光电定心法、激光定心法。
二、光学定心法
1. 透镜表面直接反射像定心法:
原理:定心接头轴线与机床回转轴重合,接头端面垂直于轴线,将透镜胶接于接头端面,使透镜表面“1”球心落在接头轴线上,通过观察非粘结面的光源反射像的跳动移动透镜,使其光轴与夹头轴线重合。
特点:精度不高,一般在0.05mm左右,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2.球心自准像定心法:
原理:从十字分划A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对透镜表面曲率中心成像,球心偏位c时转动透镜十字像A`跳动量为4cβ,移动透镜使十字像不跳动或在允许范围内跳动完成定心。`
特点:定心精度较高,可达0.005mm,主要用于直径小、曲率半径小的透镜定心,但视场较小,找像困难,导轨与机床共轴的平行度要求高。
3.光学电视定心法:
原理:采用自准显微镜观测定心透镜球心像的跳动,通过电视屏显示定心误差,移动透镜使电视显示屏上的像无跳动或在允许公差范围内跳动实现定心。
特点:定心误差包括透镜两表面定心误差的总和,定心精度比球心自准像定心法高,定心效率高,适用于高精度透镜大批量生产,但定心效率仍没有机械定心法高。
三、机械定心法
1.原理:将透镜放在同轴精度高、端面垂直于轴线的接头之间,利用弹簧压力夹紧透镜,根据力的平衡实现定心。
2.定心系数:通过计算定心系数K值判断透镜采用机械方法定心的难易度,K≥0.15时定心可行,0.1<K<0.15时定心效果差,K<0.1时不能定心。
3.影响定心精度的因素:
机床主轴径向跳动:会造成透镜基准轴的位置变化,使用前需校正主轴跳动使其径向跳动小于定心精度。
接头:接头的精度和质量是机械法定心的关键,对接头有一系列要求,如重合精度、端面垂直度、表面粗糙度、外径尺寸、材料等。
四、磨边与倒角工艺
1.磨边:
方式:有平行磨削、倾斜磨削、端面磨削、垂直磨削和组合成型磨轮磨削等。
磨边机:有光学定心磨边机、机械定心磨边机、自动定心磨边机等,机械定心磨边机使用最广泛。
2.倒角:
类型:分为保护性倒角和设计性倒角。
方法:有砂轮倒角和倒角模倒角。
倒角宽度:与零件的直径与类型有关,倒角斜角α可根据D/r的比值给出。
透镜的定心与磨边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定心车设备,才能确保透镜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这一工艺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
光学镜头加工三大核心技术解析
光学镜头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检测、航空航天及科研等诸多领域,其加工技术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目前,光学镜头加工主要依托注塑成型法、模压成型法及冷加工成型法三大核心技术,三者在精度控制、生产效率及适用场景上各具特点,共同构成了光学制造领域的技术体系。
2025-07-04
-
LPO与CPO光互连技术的双线演进,将开启怎样的发展路径?
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LPO)与共封装光学(CPO)作为两条并行的技术主线,从不同维度推动光互连向更低功耗、更高密度、更优成本方向演进,正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架构逻辑。
2025-07-04
-
暨南大学研究揭示镁铝异种焊接接头的交替电偶腐蚀机制
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镁(Mg)合金与铝(Al)合金的异种连接已成为制约相关技术发展的关键挑战。近日,暨南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CorrosionScienc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创新性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结合钛(Ti)夹层,成功突破传统焊接技术瓶颈,并首次系统揭示了镁铝异种接头在腐蚀过程中的电偶腐蚀极性反转机制,为轻量化结构的长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2025-07-04
-
阶跃折射率双包层光纤:低损耗紧凑型光子灯笼的突破性进展
随着虚拟现实、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标准单模光纤传输系统正逐步接近其容量极限。模分复用技术通过将线偏振或轨道角动量模式作为独立传输信道,成为突破容量瓶颈的关键途径。在此背景下,高性能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成为该技术实用化的核心支撑,而光子灯笼凭借低损耗、工作波长范围宽等优势,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