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的定心与磨边的基本原理,透镜定心与磨边工艺的深度解析!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透镜的定心与磨边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相关术语与定义,包括磨边、中心偏差、定心等。接着详细阐述了定心的方法,如光学定心法中的透镜表面直接反射像定心法、球心自准像定心法、光学电视定心法,以及机械定心法,还说明了定心系数和影响机械定心法定心精度的因素。最后介绍了磨边与倒角工艺,包括磨边的方式、磨边机类型,以及倒角的类型、方法和宽度等。
一、相关术语与定义
1.磨边:对于圆形光学零件,精磨抛光后需进行磨边,使其侧圆柱面尺寸满足装配要求,同时校正透镜在研磨抛光中产生的偏心及两球心连线与外圆对称轴的偏离。
2.中心偏差:透镜外圆的几何轴与光轴在透镜曲率中心处的偏离程度,用C表示。
3.定心:使透镜的光轴和几何轴重合或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
4.边厚差与中心偏差的关系:存在边厚差的透镜可看成无边厚差的透镜加一个楔形镜组成,通过控制边厚差可校正镜盘中心偏差测量,减小透镜中心偏差。定心的实质是将透镜的两球心置于磨边机回转轴线上,将以光轴为基准的磨边过程变为以机床轴为对称轴的修磨透镜外圆的过程。
5.定心方法:有光学定心法、机械定心法、光电定心法、激光定心法。
二、光学定心法
1. 透镜表面直接反射像定心法:
原理:定心接头轴线与机床回转轴重合,接头端面垂直于轴线,将透镜胶接于接头端面,使透镜表面“1”球心落在接头轴线上,通过观察非粘结面的光源反射像的跳动移动透镜,使其光轴与夹头轴线重合。
特点:精度不高,一般在0.05mm左右,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2.球心自准像定心法:
原理:从十字分划A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对透镜表面曲率中心成像,球心偏位c时转动透镜十字像A`跳动量为4cβ,移动透镜使十字像不跳动或在允许范围内跳动完成定心。`
特点:定心精度较高,可达0.005mm,主要用于直径小、曲率半径小的透镜定心,但视场较小,找像困难,导轨与机床共轴的平行度要求高。
3.光学电视定心法:
原理:采用自准显微镜观测定心透镜球心像的跳动,通过电视屏显示定心误差,移动透镜使电视显示屏上的像无跳动或在允许公差范围内跳动实现定心。
特点:定心误差包括透镜两表面定心误差的总和,定心精度比球心自准像定心法高,定心效率高,适用于高精度透镜大批量生产,但定心效率仍没有机械定心法高。
三、机械定心法
1.原理:将透镜放在同轴精度高、端面垂直于轴线的接头之间,利用弹簧压力夹紧透镜,根据力的平衡实现定心。
2.定心系数:通过计算定心系数K值判断透镜采用机械方法定心的难易度,K≥0.15时定心可行,0.1<K<0.15时定心效果差,K<0.1时不能定心。
3.影响定心精度的因素:
机床主轴径向跳动:会造成透镜基准轴的位置变化,使用前需校正主轴跳动使其径向跳动小于定心精度。
接头:接头的精度和质量是机械法定心的关键,对接头有一系列要求,如重合精度、端面垂直度、表面粗糙度、外径尺寸、材料等。
四、磨边与倒角工艺
1.磨边:
方式:有平行磨削、倾斜磨削、端面磨削、垂直磨削和组合成型磨轮磨削等。
磨边机:有光学定心磨边机、机械定心磨边机、自动定心磨边机等,机械定心磨边机使用最广泛。
2.倒角:
类型:分为保护性倒角和设计性倒角。
方法:有砂轮倒角和倒角模倒角。
倒角宽度:与零件的直径与类型有关,倒角斜角α可根据D/r的比值给出。
透镜的定心与磨边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定心车设备,才能确保透镜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这一工艺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光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
超精密光学镜片制造工艺解析:从基材处理到原子级加工的技术体系
超精密光学镜片作为现代高端装备的核心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微观探测、半导体制造等关键领域,其光学性能直接决定了相关设备的功能精度与技术极限。这类镜片的制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加工,而是融合材料科学、精密控制与检测技术的系统性工程。在满足光学基材各项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需通过多阶段、多技术协同的加工流程,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原子级精度调控。本文将系统梳理超精密光学镜片的制造技术体系,剖析传统与新兴加工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应用场景,并阐述各技术在加工闭环中的协同作用。
2025-08-27
-
激光晶体: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撑介质
在现代科技体系中,激光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科学研究及国防安全等领域革新的关键力量。激光晶体作为激光发生器的核心功能介质,其物理化学特性直接决定激光输出的波长、功率、效率及光束质量,是保障激光技术性能与应用拓展的基础。当前,激光晶体主要分为离子掺杂型、非线性光学型及特殊功能型三大类别,各类晶体基于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08-27
-
光子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展望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作为全球首要致死病因,每年导致约2000万人死亡,其疾病谱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多种病症,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构成严峻挑战。长期以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血管造影术等传统光子学技术虽为CV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受限于侵入性较强、功能信息获取有限、实时监测能力不足等固有短板,难以满足临床对精准化、无创化诊疗的需求。近年来,以光声成像、光学可穿戴传感、光动力疗法为代表的新兴光子学技术快速发展,通过融合光学原理与医学诊疗需求,在提升CVD诊断精度、优化治疗方案、拓展监测场景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正逐步推动心血管医学向更高效、更精准、更可及的方向变革。
2025-08-27
-
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原理与主流腔型技术分析
在现代激光技术体系中,光纤激光器凭借高功率输出、优异光束质量及稳定运行特性,已在工业制造、光纤通信、医疗诊断等关键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其技术优势的形成,源于以稀土掺杂光纤为核心的增益介质设计及多元化谐振腔结构的创新。本文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机制,系统阐述其核心原理,并对四类主流谐振腔的技术特征与应用场景展开深入分析。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