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中谐振腔和高斯光束
激光器的谐振腔和高斯光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谐振器中的反射镜或反射表面决定了激光的模式(即高斯光束的形状和参数)。在激光器设计和优化过程中,为了获得理想的激光输出,通常需要仔细调节和控制谐振腔和高斯光束。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激光器中的谐振腔和高斯光束,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1. 谐振腔:在激光器中,谐振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平行的反射镜或反射面组成,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谐振腔中,电子从一个能级激发到更高能级,然后跳回到较低能级并释放光子。这些光子在谐振腔内来回反弹,与电子相互作用形成增益。当增益超过吸收、散射等引起的损耗时,就会产生激光。
2. 高斯光束:在激光器中,高斯光束是一种特定的激光模式。它描述了光束的横向电场分布,是所有激光输出的基本模式。高斯光束的电场分布在截面上呈现高斯分布,即中部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高斯光束的参数包括光束宽度、瑞利距离和Bowtie形状等。这些参数对于激光加工和测量应用非常重要。
延伸阅读:
一.在激光器中,谐振腔主要功能包括:
1.模式选择:谐振腔允许特定的光场分布模式在其中来回反射,并通过干涉增强这些模式的强度。对于高斯光束,TEM 00模式是最基本、最低阶的横模。它具有最小的光束直径和最高的空间相干性。当没有外部干扰时,激光器通常优先在谐振腔中形成这种模式 。
2.增益饱和和放大:在激光工作材料内部,泵浦源提供的能量使原子或分子达到激发态,当这些粒子在谐振腔内反向分布下通过受激发射过程释放能量时,满足特定的频率、方向、模式调节的光子在来回穿过增益介质时被连续放大。
3.单模或多模操作:设计合适的腔长和镜面曲率可以控制腔内可以稳定存在的模式数量。理想的单模激光器只支持TEM 00模式稳定存在,发射高斯光束;而多模激光器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横模,每个模式都是独立的高斯光束,但可能有不同的腰带尺寸和发散角。
4.提高相干性:通过限制腔内激光模式的数量,可以显着提高激光的相干性,这对于许多精密应用至关重要。
二.高斯光束是一种理想的光束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光斑中心的强度最高。
2.随着距光斑中心距离的增加,光强度呈指数衰减。
3.其传播特性可以用高斯光束传输方程描述,包括束腰位置、束腰宽度、远场发散角等参数。
-
超短脉冲激光加工系统:精密制造领域的效率突破与技术革新
随着对加工精度、材料适应性的要求不断提升,超短脉冲(Ultra-ShortPulse,USP)激光器凭借其独特的脉冲特性——脉冲持续时间可压缩至皮秒甚至飞秒级别,能够有效抑制热影响区(Heat-AffectedZone,HAZ)、降低材料损伤,已成为微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手段。近十年来,USP激光器的加工稳定性与操作灵活性持续优化,加工质量已满足诸多高端应用场景需求,但在工业应用场景中,“效率瓶颈”始终是制约其规模化推广的核心问题。为突破这一限制,研究人员不仅从激光器本体出发(如提升脉冲能量、提高脉冲重复率),更在激光能量管理领域开展深度研究,通过创新的光束控制、整形与分发技术,为USP激光加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注入新动能。
2025-09-16
-
激光器相位调制技术的原理、实现与应用解析
从超高速相干光通信到精密光学传感,再到量子计算与原子物理研究,激光的“相位”特性正成为承载信息、实现精准控制的核心载体。不同于直接改变光强的强度调制,激光相位调制(PhaseModulation,PM)通过精准调控激光相位的动态变化,实现了更高效、抗干扰能力更强的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已成为高性能光电子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2025-09-16
-
为什么必须重视显微镜物镜MTF测量?
在生命科学研究的细胞观察、材料科学的微观结构分析、医疗诊断的病理切片研判中,显微镜物镜是决定“看得清、看得准”的核心部件——其成像分辨率、视场均匀性、畸变控制直接影响实验结论与应用效果。而如何科学量化这一核心性能?光学传递函数(MTF)作为国际公认的成像质量“金标准”,正是显微镜物镜性能检测的关键技术;而欧光科技代理的德国TRIOPTICSImageMaster系列MTF测量仪,更成为赋能显微镜物镜研发与量产的“性能校准专家”。
2025-09-15
-
反射镜技术的原理、分类、结构及应用特性解析
反射镜作为利用光的反射特性调控光路的关键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制造及前沿科研领域——从民用梳妆镜、汽车后视镜,到工业激光设备、天文观测系统,其功能实现均以精准引导光线传播为核心目标。本文基于光的反射定律,系统梳理反射镜的分类体系,拆解其核心组成结构,全面阐述该类光学元件的技术特性与应用适配逻辑。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