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研发新型光纤传感器,实现高精度原位表面浊度监测
在水产养殖水质管控、环境污染物检测、电池老化评估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液体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含量(即浊度)是反映流体质量与过程控制的关键指标。传统浊度检测技术如声学法、光学遥感法、荧光法等虽在工业中应用广泛,但受限于检测环境,难以在偏远区域或复杂场景中稳定运行,且易受温度、气压等外界因素干扰。近日,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提出的基于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TFBG)的原位表面浊度传感器,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创新性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OpticsLetters》期刊。
一.突破传统:从“整体测量”到“表面精准监测”
传统浊度测量技术多针对液体整体的浑浊程度,而在诸多实际场景中,如电池电解液与电极界面的颗粒变化、食品加工管道内壁的杂质附着等,更需要精准捕捉**表面局部浊度**。郭团团队研发的TFBG传感器恰好填补了该空白。
该传感器的核心在于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独特的光学特性。其透射光谱呈现出精细的窄带包层共振梳状结构,当光纤表面附着微粒时,包层模与微粒会产生局域光散射,导致共振峰振幅发生衰减。研究表明,这种散射效应与颗粒大小存在密切关联:当颗粒直径远小于入射光波长时,以瑞利散射为主;当颗粒尺寸与波长相当(约1.5μm)时,米氏散射占主导地位,此时传感器灵敏度达到峰值水平。
二.创新方法:光谱面积法提升检测精度
为实现对浊度变化的量化,团队提出了“光谱面积询问法”——通过计算传感器包层模光谱变化的总和,实现对浊度的精确量化。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能够建立TFBG光谱特性、浊度与颗粒尺寸之间的明确对应关系,且测量结果具有优异的重复性,非线性回归拟合度高达99.9%。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传感器利用芯模对周围介质散射和吸收不敏感、仅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巧妙实现了**与温度无关的浊度测量**,有效规避了环境温度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影响,这一特性使其在工业现场监测中具备显著的应用优势。
三.实验验证:精准控制确保检测可靠性
研究团队搭建了包含微流控管、宽带光源、光谱分析仪的实验系统平台,通过优化微流控管内径(0.5mm)和蠕动泵转速(35.4rpm),确保浊度溶液实现均匀混合,避免气泡和颗粒沉淀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在对15nm至20μm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悬浮液测试中,传感器呈现出清晰的响应规律:光谱包络面积随浊度升高而减小,且在颗粒尺寸接近1.5μm入射光波长时,灵敏度达到最大值。
四.应用前景广阔,助力多领域技术升级
这种紧凑型光纤传感器兼具低侵入性、抗电磁干扰、耐化学腐蚀等优势,可集成于微流控系统中实现原位、连续监测。在水产养殖领域,可实时监测养殖水体表面藻类或残饵颗粒的变化;在新能源领域,能够追踪电池电解液界面的颗粒动态,预判电池的老化状态;在食品工业领域,可精准管控生产流体内壁的杂质附着,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浊度检测技术的局限,为复杂环境下的表面浊度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有望推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升级与发展。
-
超精密光学镜片制造工艺解析:从基材处理到原子级加工的技术体系
超精密光学镜片作为现代高端装备的核心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微观探测、半导体制造等关键领域,其光学性能直接决定了相关设备的功能精度与技术极限。这类镜片的制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加工,而是融合材料科学、精密控制与检测技术的系统性工程。在满足光学基材各项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需通过多阶段、多技术协同的加工流程,实现对材料表面的原子级精度调控。本文将系统梳理超精密光学镜片的制造技术体系,剖析传统与新兴加工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应用场景,并阐述各技术在加工闭环中的协同作用。
2025-08-27
-
激光晶体: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撑介质
在现代科技体系中,激光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科学研究及国防安全等领域革新的关键力量。激光晶体作为激光发生器的核心功能介质,其物理化学特性直接决定激光输出的波长、功率、效率及光束质量,是保障激光技术性能与应用拓展的基础。当前,激光晶体主要分为离子掺杂型、非线性光学型及特殊功能型三大类别,各类晶体基于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08-27
-
光子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展望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作为全球首要致死病因,每年导致约2000万人死亡,其疾病谱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多种病症,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构成严峻挑战。长期以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血管造影术等传统光子学技术虽为CV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受限于侵入性较强、功能信息获取有限、实时监测能力不足等固有短板,难以满足临床对精准化、无创化诊疗的需求。近年来,以光声成像、光学可穿戴传感、光动力疗法为代表的新兴光子学技术快速发展,通过融合光学原理与医学诊疗需求,在提升CVD诊断精度、优化治疗方案、拓展监测场景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正逐步推动心血管医学向更高效、更精准、更可及的方向变革。
2025-08-27
-
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原理与主流腔型技术分析
在现代激光技术体系中,光纤激光器凭借高功率输出、优异光束质量及稳定运行特性,已在工业制造、光纤通信、医疗诊断等关键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其技术优势的形成,源于以稀土掺杂光纤为核心的增益介质设计及多元化谐振腔结构的创新。本文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机制,系统阐述其核心原理,并对四类主流谐振腔的技术特征与应用场景展开深入分析。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