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V 视角下的光学孔径与渐晕解析
在光学系统中,孔径和渐晕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孔径,即光线可通过的表面相关开口,其中限制轴上视场光线通过的表面被定义为“孔径光阑”。而渐晕,则是指光阑以外的清晰孔径阻挡光线的现象,有时被故意用来改善镜头的离轴性能。
以专业光学软件CODEV为例,每个视场点有四个渐晕因子,这些渐晕因子用于模拟清晰孔径剪裁光束和光瞳像差,并且是应用于入瞳的。在输入镜头处方信息时,CODEV能够根据清晰孔径设置渐晕因子,反之亦然。
我们可以通过CODEV专利镜头数据库中的US1,987,878(或02448)这个例子来更好地理解孔径与渐晕。该镜头专利文件未包括清晰孔径或渐晕信息,然而在加载时离轴视场却有非零渐晕信息。这些值是对减少像差并使镜头边缘厚度合理所需离轴渐晕的估计。当应用估计渐晕因子后,离轴光线、像差和点尺寸等都有了明显改善。同时,CODEV会根据光瞳和渐晕因子自动计算隐含清晰孔径。实际渐晕因子与近似渐晕因子接近,这表明系统像差和成像性能大致保持不变。
通过定义近似渐晕因子可以快速确定镜头系统的大致情况。而当实际孔径和渐晕值定义后,CODEV能够自动优化和调整镜头系统,使其达到最优性能。在光学设计和研究中,深入理解孔径和渐晕的概念以及善用像CODEV这样的专业软件,对于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低阈值稳定相干随机激光研究进展
随机激光器(RLs)凭借其依托无序反馈机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低空间相干性与器件小型化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潜力,然而其在实现低阈值激射与稳定运行方面仍面临显著挑战。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吕浩、赵宇霞、胡嘉涛、张益宁、张帅一、王霞组成的研究团队,在《OpticsExpress》期刊(2025年6月4日发表,第33卷第12期)发表了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成功构建了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的随机激光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相干、低阈值的激光发射,还呈现出典型的副本对称破缺(RSB)现象,为随机激光器的性能提升与实际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2025-08-19
-
兼具宽带广角微波吸收与光学透明特性的新型超材料研究进展
在微波技术与光学应用的交叉领域,一种同时具备高微波吸收率与优异光学透明性的新型超材料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研究团队开发的该材料成功突破"吸波性能与透明性难以兼容"的技术局限,为智能窗体、隐身装备、可穿戴电子器件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2025-08-19
-
光学镜片表面瑕疵数字表示方法解析
在光学镜片加工厂商的技术文档中,常见如10/5、20/10、40/20、60/40、80/50等数字组合,其用于表征镜片表面加工质量,数值越小则代表加工精度越高。本文将系统阐释此类数字所对应的光学镜片表面质量标准内涵。
2025-08-19
-
低密度等离子体棱镜压缩器取得突破,突破传统光学限制,赋能超高功率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持续推动着人类对极端物理现象的探索,而拍瓦级及更高功率的激光装置,更是解开高能物理、相对论光学等领域奥秘的关键工具。然而,传统激光脉冲压缩技术长期受限于光学元件的损伤阈值,成为制约激光功率提升的核心瓶颈。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出基于低密度等离子体棱镜的新型脉冲压缩器,为突破这一限制带来革命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HighPower Laser Scienceand Engineering》。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