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前沿资讯】高效集成双微梳光源的研究突破
一、引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双频梳干涉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现有的双频梳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集成和设备小型化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光学双微梳源混合集成平台
这种混合集成双微梳源由多个关键部分组成。它包括热稳定且具有高Q微谐振器的SiN光子芯片,对接耦合的半导体LD以及输出透镜光纤。通过使用不同的光子芯片设计和半导体,能够实现快速原型制作。不过,由于两个光子芯片需要独立热稳定,导致拍频的相对热漂移高达100MHz。
三、用于双微梳源的高效孤子微梳
当前,制造高Q氮化硅微谐振腔的技术存在一定局限,使用单频窄线宽激光器的外部泵浦来产生可持续的孤子微梳并非易事,且外部泵激发孤子梳的过程较为复杂。而完全集成的自注入锁定方案带来了出色的交钥匙操作,无需额外设备,不仅抑制了热效应,还保持了梳产生状态的稳定,极大地简化了梳生成过程,提高了稳定性。生成的梳具有宽带、高信噪比和高泵-梳边带功率转换效率等显著优点。
四、双微梳源的光谱特性
通过调节微谐振腔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微梳线间距和双微梳信号。自注入锁定放宽了对微谐振器Q因子及其光谱纯度的要求,使得商业微谐振器能够应用于片上双微梳源。在半导体激光设备二极管的选择上,分布式反馈激光二极管在锁定波长可预测、两梳匹配等方面表现出色,而法布里-珀罗型则更具功率优势且价格便宜,具有实际应用前景。为了克服热漂移,提高双梳稳定性,可以考虑将两个微谐振器组合在同一个光子芯片上或使用相同微谐振器产生两个孤子梳等设计。基于自注入锁定的微梳生成设计方案有望进一步提升集成双微梳源的性能。
五、研究人员简介
相关研究人员来自特定的机构,专注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为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可能。
-
荧光显微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异同
在细胞形态学研究中,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两种常用的设备。虽然它们都利用荧光信号进行成像,但两者在光源、成像方式、分光方式、检测器和针孔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它们的成像质量和适用场景。本文将详细比较这两种显微镜的异同,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2025-04-02
-
融合偏振与偏折信息的镜面三维成像技术获得突破与相关应用
近年来,光学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而镜面三维成像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近日,一项关于融合偏振与偏折信息的镜面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项技术通过结合偏振和偏折信息,不仅显著提高了镜面物体的三维成像精度,还为工业检测、医疗成像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2025-04-02
-
光模块种类大全、速率发展、分类及应用场景解析
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光模块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信使,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在光纤中飞驰,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从1G到800G,光模块的演进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对速度与效率追求的生动写照。
2025-04-01
-
光模块和光纤收发器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光模块?
光模块和光纤收发器都是光通信领域的关键设备,但它们在功能、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今天,我们来详细探讨它们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