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液体透镜?液体透镜有什么应用?
液体透镜,作为一种基于仿生学概念的新型光学元件,以其体积小、集成度高及自主变焦能力强的特点,正逐渐成为医用内窥镜光学系统设计的新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液体透镜技术应用于医用内窥镜,以实现在不增加系统复杂性的前提下,提升内窥镜的变焦功能。
1.液体透镜的种类及原理
液体透镜,这一仿生学光学元件,模仿人眼的调节机制,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与松弛调节晶状体曲率,实现变焦。液体透镜无需移动组件,具有变焦平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及加工简易等特点,适用于新型传感器及系统,用以调节像质和提高放大率,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液体透镜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液体折射率变化的可变焦透镜、基于填充液体表面曲率变化的可变焦透镜和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流体接触角变化的可变焦透镜。本文主要采用了一种自行设计的可由气压或液压驱动的基于填充液体表面曲率变化的可变焦透镜。
基于填充液体表面曲率变化的可变焦透镜,通过压控方式对腔体内液体加压,改变腔体表面透明可变形薄膜的曲率半径,从而调整透镜焦距。此方法制造简便,透镜口径大小灵活,且可通过选择高折射率液体实现大范围变焦。
2.折衍混合型液体透镜
在确定所需光焦度后,液体透镜的可调节表面曲率半径即被确定,这限制了其在单片透镜上进行像差优化的能力。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折衍混合型液体透镜,将普通液体透镜的平面玻璃基底设计为衍射光学设备。
通过将衍射光学面作为液体透镜的结构组成部分,不仅保持了透镜的重量、尺寸及结构稳定性,还为其提供了像差校正的设计自由度,使单片液体透镜的像质优化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成像质量,拓宽了应用范围。
3.结论
当前医用内窥镜技术在局部放大观察病灶方面存在局限,用户期望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局部图像放大及宽景深范围内的清晰成像。传统光学设计中,变焦往往伴随着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体积的增大,这对于医用内窥镜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本文基于高斯光学计算,提出了一种利用液体可变焦透镜实现无运动组件变焦距系统的设计思路,并设计了一种二元变焦系统,有效提升了内窥镜的成像能力,同时保持了系统的微型结构。这一设计为微型变焦距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体可变焦透镜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变焦平滑、集成度高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在系统体积受限且需变焦能力的场合展现出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尽管如此,液体透镜技术在变焦控制能力及系统封装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低阈值稳定相干随机激光研究进展
随机激光器(RLs)凭借其依托无序反馈机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低空间相干性与器件小型化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潜力,然而其在实现低阈值激射与稳定运行方面仍面临显著挑战。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吕浩、赵宇霞、胡嘉涛、张益宁、张帅一、王霞组成的研究团队,在《OpticsExpress》期刊(2025年6月4日发表,第33卷第12期)发表了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成功构建了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的随机激光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相干、低阈值的激光发射,还呈现出典型的副本对称破缺(RSB)现象,为随机激光器的性能提升与实际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2025-08-19
-
兼具宽带广角微波吸收与光学透明特性的新型超材料研究进展
在微波技术与光学应用的交叉领域,一种同时具备高微波吸收率与优异光学透明性的新型超材料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研究团队开发的该材料成功突破"吸波性能与透明性难以兼容"的技术局限,为智能窗体、隐身装备、可穿戴电子器件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
2025-08-19
-
光学镜片表面瑕疵数字表示方法解析
在光学镜片加工厂商的技术文档中,常见如10/5、20/10、40/20、60/40、80/50等数字组合,其用于表征镜片表面加工质量,数值越小则代表加工精度越高。本文将系统阐释此类数字所对应的光学镜片表面质量标准内涵。
2025-08-19
-
低密度等离子体棱镜压缩器取得突破,突破传统光学限制,赋能超高功率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持续推动着人类对极端物理现象的探索,而拍瓦级及更高功率的激光装置,更是解开高能物理、相对论光学等领域奥秘的关键工具。然而,传统激光脉冲压缩技术长期受限于光学元件的损伤阈值,成为制约激光功率提升的核心瓶颈。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出基于低密度等离子体棱镜的新型脉冲压缩器,为突破这一限制带来革命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HighPower Laser Scienceand Engineering》。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