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学塑料材料?
光学塑料,这个名词可能对许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种材料,也被称作光学树脂,是一种在光学应用领域极为出色的材料。它不仅具备卓越的光学特性,能够提供清晰的成像效果,还拥有良好的性能,使其在制造过程中更加灵活耐用。此外,它的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也相当出色,这些特性共同赋予了光学塑料在光学设备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光学塑料的合成和加工工艺相对简单,这意味着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被大规模生产。这一点,加上其出色的性能,使得光学塑料成为了与光学玻璃相媲美的三大基本光学材料之一,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正如所有材料一样,光学塑料也有其局限性。它的耐热性能相对较弱,这意味着在高温环境下可能无法保持最佳状态。此外,它的吸湿性较高,热膨胀系数也比玻璃高出许多,这可能会在精密的光学系统中带来一些挑战。
尽管如此,光学塑料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耐冲击性能方面,塑料镜头比玻璃镜头高出约10倍,这使得它在耐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其制造成本和元件加工成本远低于玻璃镜头,大约只有玻璃镜头的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这使得光学塑料在成本效益方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光学塑料不仅是一种高科技材料,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从眼镜镜片到相机镜头,再到各种精密仪器,光学塑料的应用无处不在,它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进步。
-
突破催化依赖!中山大学团队PNAS新成果:激光常温常压下实现全水分解,同步制备氢气与过氧化氢
在全球“双碳”目标推进及绿色生产需求升级的背景下,清洁氢能开发与过氧化氢环保制备已成为能源化工领域的核心议题。传统制备技术普遍面临催化剂依赖、高能耗及污染排放等瓶颈,严重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近日,中山大学闫波教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研究成果,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革命性方案:无需任何催化剂,仅通过脉冲激光即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直接实现全水分解,同步生成氢气与过氧化氢,且光氢能量转换效率达2.1%,为绿色能源与化工产业开辟了全新技术路径。
2025-10-13
-
哥伦比亚大学研发芯片级高功率频率梳,助力数据中心光源升级
纽约,2025年10月8日—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技术,无需依赖体积庞大且成本高昂的激光器与放大器,即可构建高功率频率梳。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频率梳功率向芯片的集成,进而为紧凑式、高功率、多波长光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认为,所研发的技术方法与系统可应用于先进数据中心——此类数据中心虽已采用光纤链路传输数据,但当前仍普遍依赖单波长激光器。
2025-10-11
-
飞秒光脉冲的3D可视化:用代码“看见”看不见的光
飞秒光脉冲是一种特殊的激光信号,它的体积极小(仅几微米×几微米×几十微米),却蕴含万亿瓦量级的峰值功率——由于尺度远超出肉眼可见范围,我们无法直接用眼睛观察它。但借助不到100行的MATLAB代码,就能将这种抽象的电磁波转化为可旋转、可“飞行”的3D“光子云”(俗称“光蒲公英”)。更重要的是,这一可视化结果严格遵循麦克斯韦方程,兼具科学性与直观性。
2025-10-11
-
光模块产业“卡脖子”问题剖析,从核心芯片到全产业链的突围路径
AI集群的数据流转需求突破每秒TB级,全球数据中心带宽需求呈现每两年翻倍的增长态势,光模块作为承载光信号传输的核心器件,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据行业统计数据,中国企业在全球光模块市场的份额已超过60%,在下游封装与系统集成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然而,深入剖析产业结构可见,我国光模块产业呈现“倒金字塔”式发展格局——真正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卡脖子”风险的环节,并非下游组装领域,而是光模块的核心组件“激光器芯片”,以及支撑芯片制造的上游材料与设备体系。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