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振动干扰!DI 100 高精度动态干涉仪,重新定义精密检测效率
在光学元件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高端领域,“测量精度稳定性”与“复杂环境适应性”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诉求。传统移相干涉仪依赖压电元件驱动参考平面移动,单次测量耗时需100毫秒以上,在此过程中,设备与被测样品的微小振动、空气气流波动均可能导致干涉条纹偏移,进而引发测量误差显著上升,成为阻碍高精度检测工作推进的关键瓶颈。
DI100高精度动态干涉仪的推出,为解决上述行业痛点提供了突破性方案。该设备以“动态干涉测量技术”为核心,无需机械结构驱动,仅通过单次图像采集即可同步获取四帧相移干涉图,实现30微秒内的瞬时测量——在环境干扰因素尚未对干涉图像产生影响前,已完成精准数据锁定,从技术层面消除了振动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推动精密检测领域向“无干扰测量”迈进。
核心技术特性:适配多场景需求,实现精度与效率的协同优化
DI100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测量速度的提升,更聚焦于复杂场景下的适配能力,其各项设计均针对行业实际痛点展开,具体包括:
强抗干扰能力,降低环境依赖:在振动、温度波动、气流扰动等非理想工况下,仍可保持稳定的测量性能,无需额外投入成本搭建恒温恒湿的专用检测环境,大幅降低了场景应用限制;
超长光路兼容+大口径检测能力:通过光路补偿技术,有效克服超长光路中的振动与大气扰动影响,可实现超大口径凹面元件、非球面元件的一体化精密检测,填补了传统设备在大尺寸光学元件检测领域的技术空白;
多维度误差控制,保障数据真实性:采用Twin-PBS特殊光路结构,精准消除测量光路中PBS胶合层引入的寄生条纹误差;同时优化光栅设计与光路布局,解决二维光能量利用不足问题,进一步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多参数覆盖,提升设备利用率:具备位移测量、气流监测等多重功能,且可适配反射率1%-100%的各类被测样品,无需频繁更换检测设备,有效降低企业检测成本,提升设备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指标背书:以精准参数构建可靠检测体系
对于精密检测设备而言,“数据可信度”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体现。DI100通过严苛的技术指标设定,为高精度检测提供坚实保障:
精度与重复性双达标:RMS重复性<0.001λrms,RMS精度<0.002λrms,严格控制数据波动范围,满足超高精度检测场景需求;
稳定光源支撑:搭载稳频氦氖激光源,波长固定为632.8nm,输出功率<1.5mW,在确保光源稳定性的同时,符合安全使用标准;
高清成像与智能操控:配备5MP像素相机,支持12位色深成像,可精准捕捉检测细节;同时集成电动焦距调节与对比度控制功能,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升检测流程标准化水平。
适用场景与价值:精准匹配行业实际需求
DI100高精度动态干涉仪可广泛应用于多类场景,为不同领域的精密检测工作提供解决方案:
大尺寸光学元件检测:针对天文望远镜镜片、激光设备光学元件等大口径产品,无需拆分测量,可一次性获取完整、精准的检测数据,保障元件整体质量;
高速动态监测场景:在机械部件运动轨迹监测等高速动态场景中,30微秒的瞬时测量能力可实时追踪动态变化,避免数据滞后导致的检测偏差;
非理想环境应用:在车间、实验室等非专用检测环境中,无需投入高额成本改造环境,即可实现稳定检测,兼顾检测效率与成本控制。
在精密制造行业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方向升级的背景下,DI100高精度动态干涉仪不仅是一款高性能检测设备,更是助力企业降低测量误差、提升生产效率、拓展检测边界的核心工具。若您在工作中面临振动干扰、测量效率偏低、场景适配难度大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了解DI100的技术细节——依托其先进技术方案,可推动高精度检测工作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开展。
-
告别振动干扰!DI 100 高精度动态干涉仪,重新定义精密检测效率
在光学元件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高端领域,“测量精度稳定性”与“复杂环境适应性”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诉求。传统移相干涉仪依赖压电元件驱动参考平面移动,单次测量耗时需100毫秒以上,在此过程中,设备与被测样品的微小振动、空气气流波动均可能导致干涉条纹偏移,进而引发测量误差显著上升,成为阻碍高精度检测工作推进的关键瓶颈。
2025-10-16
-
RP1000机械臂抛光系统:重塑高精度复杂曲面加工格局,赋能高端制造升级
在高端制造领域,光学元件、精密构件对“复杂曲面”与“极致精度”的需求日益严苛——从航空航天的红外探测器件,到半导体行业的硅基元件,再到光学领域的非球面镜头,传统加工设备往往受限于曲面适配性、材料兼容性或精度稳定性,难以兼顾效率与品质。在此背景下,基于ABB机械臂打造的RP1000抛光系统应运而生,以“高效、易用、智能、大口径”为核心,构建起一体化高精度抛光解决方案,为行业突破加工瓶颈提供关键支撑。
2025-10-16
-
从芯片到成品的精密制造体系解析光模块微组装核心工艺流程
光模块作为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核心功能器件,其性能、可靠性与成本控制直接决定了光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而微组装工艺作为光模块制造的核心环节,是连接芯片与成品模块的关键技术纽带,贯穿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本文将系统拆解光模块微组装的六大核心工序,剖析各环节的技术要点与应用逻辑,为理解光通信产业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2025-10-16
-
拉曼光谱激光器选型指南:从波长选择到技术适配的系统分析
激光器作为拉曼光谱技术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选型不当易引发荧光干扰、信号衰减等问题,进而影响实验或应用成效。本文结合拉曼光谱检测的核心需求,从波长选择、关键性能参数、主流技术类型及选型策略四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的激光器选型框架,为科研与工业场景提供参考。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