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声显微镜成像技术实现动脉支架无创监测新突破
中国苏州,2025年8月4日—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200万患者接受动脉支架植入术,以改善狭窄或阻塞动脉的血流状况。支架植入后的状态监测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传统监测技术因依赖侵入性操作或伴随辐射暴露,其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近日,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光声显微镜成像技术,实现了穿透皮肤对支架进行无创监测,为该领域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共同首席研究员郑明洙指出:“支架的稳定性监测,如排查断裂、移位等异常情况,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技术手段所要求的侵入性操作或辐射暴露,始终是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光声成像技术经皮肤监测支架的可行性研究。”
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利用光声显微镜成功完成了皮肤下支架的成像实验。通过该技术,不仅能够清晰呈现支架的断裂、压缩等结构异常,还可精准识别支架重叠、模拟脂质沉积等临床相关病变。实验结果证实,光声显微镜可在多种临床场景下,对覆盖鼠皮肤的支架实现可视化监测,包括模拟损伤及斑块堆积等状态,为其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
“尽管目前光声显微镜的研究成果尚处于初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深化发展,有望实现对支架状态的高频次、无创化监测,彻底摆脱外科干预及X光辐射的依赖,”上海交通大学共同首席研究员陈松良表示,“这将显著提升患者支架监测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光声成像技术基于无标记检测原理,通过捕捉材料吸收光能后释放能量所产生的声波信号实现成像。相较于纯光学成像方法,声波散射性更低,使其能够获取更深组织层面的高分辨率图像,这为穿透皮肤监测支架提供了技术支撑。
需特别说明的是,既往相关研究虽已应用内窥镜光声成像技术进行支架观测,但仍需实施侵入性操作。本研究首次证实,光声显微镜可通过皮肤实现支架无创监测,标志着支架监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将为动脉支架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监测方案,降低传统监测方式的风险与不适感,对提升支架治疗的临床效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偏心仪在透镜及镜片加工中的应用解析
偏心仪在透镜及镜片加工领域中应用广泛,其核心作用在于通过精密检测与校准,确保光学元件的几何中心与光轴保持高度一致性,进而保障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与性能稳定性。具体应用如下:
2025-08-15
-
光学三元件在视觉检测中的应用与效能提升
在精密制造及质量检测领域,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检测精度与效率常受环境光干扰、物体表面反光及空间布局限制等因素制约。滤镜、偏振片与棱镜作为关键光学元件,通过对光线的精准调控,有效破解上述难题,显著提升视觉检测系统的性能,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2025-08-15
-
揭秘光刻机的"光之密码":极紫外光如何玩转纳米世界?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ASML公司生产的EUV(极紫外)光刻机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其单台售价高达12亿元人民币,却仍供不应求。根据该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当期销售额达77亿欧元,净利润高达23亿欧元。如此显著的市场表现,背后源于其掌握的核心技术——极紫外光的应用,这也是先进芯片制程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
2025-08-15
-
同轴光源在精密检测领域的应用与技术优势
在现代智能制造体系中,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作为质量管控的核心环节,其检测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产品品质。其中,光源的选型是影响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同轴光源凭借独特的光路设计与优异的光学性能,在高反光、平面及透明物体检测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多行业精密检测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