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突破:光学“黑白洞”器件实现光控双模式切换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黑洞和白洞作为神秘的天体,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黑洞凭借其强大的引力,使得任何进入其“视界”的物质和光线都无法逃脱;而白洞则恰恰相反,它拒绝一切物质和光线的靠近。这些独特的天体现象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无限遐想:能否在实验室中通过光学装置模拟出类似的神奇效应?近期,英国南安普顿大学EricPlum和NinaVaidya团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成功研制出一种极简光学器件,该器件能够模拟黑洞和白洞的光学特性,实现对光的特殊操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Photonics》2025年第2期。
一、创新光学器件:基于偏振的光控双模式
在光学研究领域,光线的吸收与反射始终是关键课题,其在光能利用、探测技术以及隐身科技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材料受自身厚度和结构的制约,在实现宽频段的完美吸收或反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近年来兴起的“相干完美吸收”技术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它能够借助特殊的干涉效应实现对光的完全吸收或反射的精准控制。
此次研究团队研制的光学“黑白洞”器件,结构简洁却性能卓越。该装置主要由两个精密抛光且呈90°相对放置的棱镜,以及中间夹着的一层极薄的吸收膜构成。当空间相干光(例如激光)照射到该装置上时,依据入射光偏振状态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若入射光的电场偏振方向平行于吸收薄膜(即s偏振),两束光会在薄膜处发生完全的相长干涉,此时光线几乎全部被吸收,呈现出类似黑洞的效果。实验数据显示,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对于s偏振光,该装置的吸收率高达91%,近乎实现完全吸收。相反,当入射光的电场偏振方向垂直于吸收薄膜(即p偏振)时,两束光在薄膜处相互抵消,光线几乎完全被反射,类似白洞的效果,对p偏振光的反射率高达85%。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独特的效果并非局限于单一波长,而是具有宽波段特性,在不同波长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吸收或反射效率。
二、工作原理:干涉与偏振的协同作用
该光学器件实现“黑洞”与“白洞”双模式切换的功能,基于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物理原理。当空间相干的入射辐射的波前形成驻波时,驻波与薄吸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在s偏振光入射时,驻波的特性使得两束光在吸收膜处形成相长干涉,从而实现相干完美吸收;而在p偏振光入射时,驻波与吸收膜的相互作用则导致相干完美透射,光线被反射出去。
此外,干涉光束的几何相位是产生偏振敏感性的重要原因。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具有不同的几何相位,这使得在相同的装置结构下,能够根据光的偏振状态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即分别模拟黑洞和白洞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三、应用前景:多领域的潜在变革
这种简单高效的光学“黑白洞”装置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能源领域,其宽带吸收特性可用于优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提高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的捕获效率,进而提升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在探测与隐身技术方面,利用“光学黑洞”模式,该装置可作为高性能探测器,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目标信号光,减少背景噪声的干扰,提高探测的精度和灵敏度;而“光学白洞”模式下的宽带反射特性,则有可能应用于光学隐身技术,实现物体在特定偏振光下的隐形效果,为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隐身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光学领域。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在声学等波动领域同样具有适用性,有望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激发更多创新应用的出现。
四、研究展望:持续优化与拓展
尽管目前该实验装置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研究团队也明确指出,其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进一步优化装置的结构和材料,有望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如提升吸收和反射效率、拓展工作频段等。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也将得到更充分的验证,为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光学“黑白洞”器件的成功研制,是光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它不仅为光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为多个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相信在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下,这一成果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
【光学前沿】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实现飞秒多边形光学涡旋脉冲,拓展微纳操控新维度
华中科技大学张金伟教授团队近期取得一项突破性成果,成功研制出飞秒级多边形光学涡旋脉冲,首次将多边形光学涡旋的应用从连续波拓展至超快脉冲领域。该研究成果发表于《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为飞秒光镊、三维微结构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25-07-18
-
高端晶圆检测中的短波UV激光技术的核心突破与系统设计
在先进逻辑制程与3D封装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精度已进入10-15nm级别,传统光学检测技术面临分辨率与灵敏度的双重瓶颈。而以KLA为代表的短波紫外(UV)激光检测系统,通过波长突破、光束调控与热管理的协同创新,成为支撑高端制造的关键技术。
2025-07-17
-
光学镀膜的带隙原理与弱吸收仪的薄膜吸收解析
在光学镀膜技术中,“带隙”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如同为光设定的“专属禁区”,深刻影响着光的传播与调控。而光学薄膜的吸收特性则是另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光学器件在高功率激光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寿命。欧光科技的PLI弱吸收测试仪,凭借先进的测量技术,为光学薄膜吸收特性的精确表征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07-17
-
拉曼光谱特征峰展宽现象的成因解析及应用价值
拉曼光谱是表征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其特征峰的宽度(通常以半高全宽FWHM表征)蕴含丰富的物理化学信息。特征峰展宽现象并非随机产生,而是样品内部结构、外界环境及测试条件综合作用的体现。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本质,有助于精准解读材料的固有特性。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