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波导损耗的成因、降低策略与测试解析

    在光通信领域,硅波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件。然而,硅波导存在损耗问题,这会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效率。那么,硅波导的损耗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小这些损耗呢?


    硅波导损耗主要有两个来源:侧壁粗糙和弯曲波导
    侧壁粗糙会导致传输损耗。由于波导加工的限制,侧壁会有大约1nm的粗糙度,这会加剧光场的散射。在1550nm波长下,硅波导的传输损耗一般在2-3dB/cm左右。
    弯曲波导也会引起损耗。当波导弯曲时,等效折射率会发生改变,部分光场会散射到衬底中。此外,直波导与弯曲波导连接时也会存在损耗。
    为了减小硅波导的损耗,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改进波导加工工艺是foundry努力的方向,通过提高加工精度,可以减少侧壁的粗糙度,从而降低损耗。
    选用较宽的脊形波导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脊形波导的模场与侧壁交叠较少,因此传输损耗可以大大降低。基于浅刻蚀的脊形波导传输损耗可达到0.3dB/cm,在长距离routing中可以采用,但需要设计好过渡结构,以确保只激发脊形波导的基模。
    利用SiN波导也是一种新思路。将Si波导中的光转移到SiN波导中,由于SiN光场束缚较弱,侧壁粗糙带来的损耗影响相对较小。不过,这需要设计Si-SiN的模式转换结构。
    设计Eulerbend可以减小直波导与弯曲波导连接时的损耗。通过缓慢改变弯曲波导的曲率半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半径为5um(或更小)的弯曲波导可以起到偏振片的作用,因为TM模式经过弯曲波导更容易散射到衬底中,而TE模受弯曲波导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测试硅波导损耗时,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传输损耗测试采用cut-back方法,选用不同长度的波导进行测试,这样可以同时得到耦合损耗和传输损耗。弯曲波导损耗测试则采用多个bends相连,通过比较不同数目bends的损耗,来得到单个bend的损耗大小。
    不同硅光foundry提供的硅波导损耗参数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条形波导的传输损耗在2-3dB/cm左右,弯曲半径大于5um即可。
    总之,减小硅波导损耗的方法主要包括工艺改进和新结构的设计。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相信未来能够进一步降低硅波导的损耗,提高光通信的性能。

创建时间:2024-07-26 15:36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