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有什么特点?
ImageMaster®Universal系列高精度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由德国TRIOPTICS GmbH精心设计,其卓越之处首先体现在能够在极为宽广的光谱范围内对几乎所有类型系统的光学参数进行精确测量。这一特性使得它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光学测量领域的佼佼者。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它的显著特点。其卧式结构与全自动测量的设计,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为使用者带来便捷高效的体验。广泛的测量对象更是令人瞩目,无论是直线构型、L形构型、U形构型,还是空间折转型系统等,它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
模块化设计与一体化运输不仅方便了维护保养,还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离轴抛物面反射镜设计的平行光管,实现了全波段的覆盖,确保了测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铝质外壳的运用,有效起到隔光挡风的作用,为测量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模块化靶标发生器及探测器的可快速切换功能,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测量精度可溯源至国际标准,这一特性无疑是对其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有力保证。而软件模块化且使用简单易懂,用户能够编辑脚本,实现自定义测量,并直接以报告形式输出结果,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再来看看它丰富而全面的测量参数,包括F数、场曲、焦深、色差、像散、畸变、视场角、相对照度、相对透过率、主光束角度、点扩散函数PSF、线扩散函数LSF、相位传递函数PTF、有效焦距EFL、离焦光学传递函数MTF、轴上/轴外光学传递函数MTF等。如此广泛的测量参数,几乎涵盖了光学系统性能评估的各个方面。
从产品参数的角度来看,ImageMaster®Universal同样表现出色。系统配置多样,涵盖无限-有限共轭系统、有限-有限共轭系统、无焦系统,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光谱范围广泛,从紫外线(250...450nm)到中波红外(3...5μm)和长波红外(7...13μm)等均有涉及。样品焦距范围为5...2000mm且可扩展,最大通光口径达450mm并可扩展。最大离轴角度为±120°,甚至可扩展至±180°。EFL测量精度高达±0.3%,MTF测量精度在轴上为±0.02MTF,轴外为±0.03MTF,测量重复性为±0.01MTF。最大空间频率在不同波段也有出色表现。此外,它还能承载20kg的样品,测量方位角可达360°。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还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充分展现了其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由于具备上述诸多优势,ImageMaster®Universal研发型高精度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测量卫星光学系统、飞机导航系统等的光学性能,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在医疗设备行业,如高精度显微镜、医疗成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中,对光学部件的性能进行严格检测,保障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在通信领域,对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学器件进行测量,提升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半导体科研领域,更是为研究人员探索新的光学现象、开发新型光学材料和器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ImageMaster®Universal研发型高精度传函仪以其高精度、多功能、易于使用等优点,成为光学系统精确测量和分析的得力助手,为推动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更为卓越的价值。
-
【光学前沿】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实现飞秒多边形光学涡旋脉冲,拓展微纳操控新维度
华中科技大学张金伟教授团队近期取得一项突破性成果,成功研制出飞秒级多边形光学涡旋脉冲,首次将多边形光学涡旋的应用从连续波拓展至超快脉冲领域。该研究成果发表于《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为飞秒光镊、三维微结构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25-07-18
-
高端晶圆检测中的短波UV激光技术的核心突破与系统设计
在先进逻辑制程与3D封装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精度已进入10-15nm级别,传统光学检测技术面临分辨率与灵敏度的双重瓶颈。而以KLA为代表的短波紫外(UV)激光检测系统,通过波长突破、光束调控与热管理的协同创新,成为支撑高端制造的关键技术。
2025-07-17
-
光学镀膜的带隙原理与弱吸收仪的薄膜吸收解析
在光学镀膜技术中,“带隙”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如同为光设定的“专属禁区”,深刻影响着光的传播与调控。而光学薄膜的吸收特性则是另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光学器件在高功率激光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寿命。欧光科技的PLI弱吸收测试仪,凭借先进的测量技术,为光学薄膜吸收特性的精确表征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07-17
-
拉曼光谱特征峰展宽现象的成因解析及应用价值
拉曼光谱是表征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其特征峰的宽度(通常以半高全宽FWHM表征)蕴含丰富的物理化学信息。特征峰展宽现象并非随机产生,而是样品内部结构、外界环境及测试条件综合作用的体现。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本质,有助于精准解读材料的固有特性。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