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是什么?
1.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图像的仪器,使人们能够观察和了解微小的结构和细节。
2.光学显微镜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射镜、聚光镜等部件,以及照明源、滤光器、盖玻片、载玻片等附件。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镜和目镜放大来自物体的光。物镜产生放大的实像,然后人眼通过目镜观察这个放大的图像。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光波长的限制,通常不大于0.3微米,但可以通过使用紫外光源或油浸技术来提高其分辨率。
3.光学显微镜分为几种类型,包括反射显微镜和透射显微镜。反射显微镜适合观察不透明物体,例如固体物质,而透射显微镜则用于观察透明或薄片样品。光学显微镜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按所用目镜的数量可分为双目显微镜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具有三维感可分为立体视觉显微镜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象可分为生物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等。
延伸阅读:
光学显微镜具有以下显着特点:
1.光学成像原理:根据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种放大作用,可以将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可见的程度。
2.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可变的,通常由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决定,提供从几十到几千倍的放大能力。
3.分辨率限制:受光波长的限制,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约为0.2微米(约为光波长的一半),这限制了其观察更精细结构的能力。
4.倒立虚像:所形成的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是虚像。通过目镜观察时,需要大脑进行逆向处理才能了解图像的实际方向。
5.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如卤素灯或LED)、聚光器(调节光强度和角度)和可调光圈,以确保合适的照明条件。
6.结构可调性:具有焦距调节、光路调节等功能。用户可根据样品性质和观察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调整焦距和照明强度。
7.多样性:包括多种专用显微镜变体,如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适合观察不同类型的样品特性。
8.实用性广泛:不仅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还可用于教学演示和工业测试。
9.耐用可靠:光学显微镜机械结构简单,光学元件稳定,通常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10.观察样本多样化:既可以观察固定样本,也可以观察活体细胞和组织,这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尤其有价值。
-
超短脉冲激光加工系统:精密制造领域的效率突破与技术革新
随着对加工精度、材料适应性的要求不断提升,超短脉冲(Ultra-ShortPulse,USP)激光器凭借其独特的脉冲特性——脉冲持续时间可压缩至皮秒甚至飞秒级别,能够有效抑制热影响区(Heat-AffectedZone,HAZ)、降低材料损伤,已成为微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手段。近十年来,USP激光器的加工稳定性与操作灵活性持续优化,加工质量已满足诸多高端应用场景需求,但在工业应用场景中,“效率瓶颈”始终是制约其规模化推广的核心问题。为突破这一限制,研究人员不仅从激光器本体出发(如提升脉冲能量、提高脉冲重复率),更在激光能量管理领域开展深度研究,通过创新的光束控制、整形与分发技术,为USP激光加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注入新动能。
2025-09-16
-
激光器相位调制技术的原理、实现与应用解析
从超高速相干光通信到精密光学传感,再到量子计算与原子物理研究,激光的“相位”特性正成为承载信息、实现精准控制的核心载体。不同于直接改变光强的强度调制,激光相位调制(PhaseModulation,PM)通过精准调控激光相位的动态变化,实现了更高效、抗干扰能力更强的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已成为高性能光电子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2025-09-16
-
为什么必须重视显微镜物镜MTF测量?
在生命科学研究的细胞观察、材料科学的微观结构分析、医疗诊断的病理切片研判中,显微镜物镜是决定“看得清、看得准”的核心部件——其成像分辨率、视场均匀性、畸变控制直接影响实验结论与应用效果。而如何科学量化这一核心性能?光学传递函数(MTF)作为国际公认的成像质量“金标准”,正是显微镜物镜性能检测的关键技术;而欧光科技代理的德国TRIOPTICSImageMaster系列MTF测量仪,更成为赋能显微镜物镜研发与量产的“性能校准专家”。
2025-09-15
-
反射镜技术的原理、分类、结构及应用特性解析
反射镜作为利用光的反射特性调控光路的关键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制造及前沿科研领域——从民用梳妆镜、汽车后视镜,到工业激光设备、天文观测系统,其功能实现均以精准引导光线传播为核心目标。本文基于光的反射定律,系统梳理反射镜的分类体系,拆解其核心组成结构,全面阐述该类光学元件的技术特性与应用适配逻辑。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