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车的原理是什么?定心车相关应用和使用技巧介绍
定心车是光学装配中的重要技术,用于确保光学元件(如镜片)的光轴与机械轴的精确定位。
背景:在整个光学系统结构设计中,镜片及其外框的设计和装配至关重要。镜片的安装位置是否精确对系统成像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在进行公差设计时,需要考虑生产能力和系统所需的公差范围。定心车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定心车原理:
一、粘接镜片:将镜片粘接在镜筒内。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镜筒与镜片之间预留灌胶间隙。
2、镜框预留注胶孔。
3、灌胶时要均匀涂抹胶水,以防止胶固化后由于胶量不均导致镜片与镜框之间产生不均匀的力,从而导致偏斜。
二、定心:确保镜片的光学中心与定心车的机械中心重合。这是定心的关键步骤,也是最难的一步。
三、车销:当光学中心与机械中心重合后,镜筒的轴心会与定心车的机械轴心偏离。此时进行车销,将镜筒轴心、定心车轴心和镜片光学中心重合在一起。
定心车使用技巧(以球面镜为例):
双球面定心特点:
单个面误差易敲至合理范围内。通过敲击定心车气浮转台的偏心和倾斜,可以使单个面的误差接近零。
敲击过程中容易出现跨过定心车旋转轴的大偏摆和大偏心现象。这需要注意,避免陷入单面极好单面急坏的循环中。
定心技巧总结:
先敲偏心,后敲倾斜;两者配合敲击。
当敲击偏心使得误差降低到1/3~2/3之间时,更换成敲倾斜,起到沿球面步进搜索的效果。
若误差越过最小值,要反向敲回,而不是由倾斜改为偏心或偏心改为倾斜。
多次敲击后,调节倾斜比调节偏心更容易使误差达到期望值。
定心车的应用:
光学定心车可以实现以镜片光轴为基准对镜片机械封装件轴向和径向的高精度加工,从而保证镜组装配后的成像质量2。
请注意,定心车的使用方法可能因不同设备而异,欧光科技的相关定心车产品说明: https://www.europtics.com.cn/productinfo/2224689.html
-
安防镜头MTF测试如何保障监控画质?ImageMaster系列筑牢安防视觉防线
安防监控是社会安全体系的“眼睛”,从城市交通卡口的车牌识别、园区周界的入侵监测,到夜间红外监控的场景还原,安防镜头的成像质量直接决定了监控数据的有效性——模糊的画面会导致车牌识别失败、人脸特征不清,甚至遗漏关键安全隐患。而MTF(光学传递函数)测试作为衡量镜头分辨率、对比度及综合光学性能的核心标准,专业的“安防镜头MTF测试仪”已成为安防镜头研发、生产企业的质量刚需。德国ImageMaster系列MTF测试仪,凭借全场景适配、高精度检测的优势,为安防镜头质量把控提供了国际一流的测试解决方案。
2025-09-12
-
基于硅通孔(TSV)的硅片减薄技术全景解析——支撑三维集成(3DIC)发展的关键工艺
三维集成(3DIC)技术凭借“垂直堆叠”的创新架构,已成为突破摩尔定律技术瓶颈的核心路径。硅通孔(TSV)作为3DIC实现芯片间垂直互联的核心载体,却长期受限于传统厚硅片(700800μm)的深宽比制约——不仅难以制备直径520μm的微小TSV结构,导致芯片面积占比居高不下,更使得多层堆叠后的芯片总厚度常突破毫米级,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对芯片“厚度<1mm”的严苛要求存在显著冲突。
2025-09-12
-
电子光学核心技术与演进:理想成像标准、静电/磁透镜原理、像差校正及微观观测应用
微观世界探索的进程中,显微镜始终是核心技术支撑。从光学显微镜实现细胞结构的可视化,到电子显微镜突破原子尺度观测的极限,观测精度的每一次跃升,均以“透镜”技术的革新为核心驱动力。电子光学作为衔接电子运动规律与微观成像的关键学科,既继承了可见光光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又基于电子的粒子性与带电特性,构建了独特的聚焦调控与像差校正体系。从理论层面的“理想成像”标准确立,到工程实践中像差难题的逐步攻克,电子光学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对微观观测“理想目标与现实约束”的持续平衡与突破。
2025-09-12
-
遗传算法调控光学流氓波: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开辟复杂系统控制新路径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曾和平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Laser&PhotonicsReviews》发表的研究成果,为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该团队创新性地将遗传算法与电子偏振控制技术相结合,首次实现了对超快光纤激光器中光学流氓波的精准调控——不仅可按需生成普通光学流氓波,还成功合成出强度较有效强度阈值高32.8倍的“超流氓波”,同时揭示了其背后全新的物理生成机制,为复杂系统极端事件的控制研究提供了关键参考。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