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与机械加工的对比
激光,全称是受激辐射光放大,英文全称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 Emission of Radiation;缩写为:Laser。它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其他光源无法比拟的相干性、单色性、方向性和高输出功率等特点。
将激光聚焦到一点,焦平面上的功率密度可达105-1013w/cm2.激光焊接利用激光束优良的方向性和高功率密度来进行工作。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在很小的区域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焊接区域形成能量高度集中的局部热源区域,从而熔化被焊物体,形成牢固的焊点和焊缝。
与传统机械加工相比,激光加工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速度快;
2、热变形和热影响区小(适合加工高熔点、高硬度、特殊材料);
3、零件可进行局部热处理;
4、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和微小零件,也可在真空中加工;
5、加工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6、与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易于实现自动化;
7、由于加工方法先进,可以改进现有的产品结构和材料。
延伸阅读:
激光加工与机械加工在定义、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1、激光加工是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利用光能的热效应对材料进行焊接、钻孔和切割的工艺过程。基本原理主要是激光热加工和激光冷加工。激光热加工主要是利用激光能量产生的热效应使物体温度升高,引起相变、熔化或汽化等来达到加工目的。主要用于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焊接和切割。激光冷加工利用较短波长的激光束引起和控制材料的化学反应,主要用于半导体工业。
2、机械加工是通过机械设备改变工件外部尺寸或性能的过程。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涵盖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多种工艺。机械加工通常在室温下进行,不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理相变,即冷加工。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在高于或低于正常温度下进行,引起工件发生化学或物理相变,即热处理。
-
光学镜头加工三大核心技术解析
光学镜头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检测、航空航天及科研等诸多领域,其加工技术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目前,光学镜头加工主要依托注塑成型法、模压成型法及冷加工成型法三大核心技术,三者在精度控制、生产效率及适用场景上各具特点,共同构成了光学制造领域的技术体系。
2025-07-04
-
LPO与CPO光互连技术的双线演进,将开启怎样的发展路径?
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LPO)与共封装光学(CPO)作为两条并行的技术主线,从不同维度推动光互连向更低功耗、更高密度、更优成本方向演进,正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架构逻辑。
2025-07-04
-
暨南大学研究揭示镁铝异种焊接接头的交替电偶腐蚀机制
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镁(Mg)合金与铝(Al)合金的异种连接已成为制约相关技术发展的关键挑战。近日,暨南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CorrosionScienc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创新性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结合钛(Ti)夹层,成功突破传统焊接技术瓶颈,并首次系统揭示了镁铝异种接头在腐蚀过程中的电偶腐蚀极性反转机制,为轻量化结构的长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2025-07-04
-
阶跃折射率双包层光纤:低损耗紧凑型光子灯笼的突破性进展
随着虚拟现实、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标准单模光纤传输系统正逐步接近其容量极限。模分复用技术通过将线偏振或轨道角动量模式作为独立传输信道,成为突破容量瓶颈的关键途径。在此背景下,高性能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成为该技术实用化的核心支撑,而光子灯笼凭借低损耗、工作波长范围宽等优势,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