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与机械加工的对比
激光,全称是受激辐射光放大,英文全称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 Emission of Radiation;缩写为:Laser。它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其他光源无法比拟的相干性、单色性、方向性和高输出功率等特点。
将激光聚焦到一点,焦平面上的功率密度可达105-1013w/cm2.激光焊接利用激光束优良的方向性和高功率密度来进行工作。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在很小的区域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焊接区域形成能量高度集中的局部热源区域,从而熔化被焊物体,形成牢固的焊点和焊缝。
与传统机械加工相比,激光加工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速度快;
2、热变形和热影响区小(适合加工高熔点、高硬度、特殊材料);
3、零件可进行局部热处理;
4、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和微小零件,也可在真空中加工;
5、加工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6、与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易于实现自动化;
7、由于加工方法先进,可以改进现有的产品结构和材料。
延伸阅读:
激光加工与机械加工在定义、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1、激光加工是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利用光能的热效应对材料进行焊接、钻孔和切割的工艺过程。基本原理主要是激光热加工和激光冷加工。激光热加工主要是利用激光能量产生的热效应使物体温度升高,引起相变、熔化或汽化等来达到加工目的。主要用于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焊接和切割。激光冷加工利用较短波长的激光束引起和控制材料的化学反应,主要用于半导体工业。
2、机械加工是通过机械设备改变工件外部尺寸或性能的过程。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涵盖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多种工艺。机械加工通常在室温下进行,不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理相变,即冷加工。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在高于或低于正常温度下进行,引起工件发生化学或物理相变,即热处理。
-
从“表面标记”到“微米级加工”:激光技术驱动超薄玻璃加工产业革新
在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手机显示屏、车载中控屏、半导体晶圆玻璃等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产品性能。其中,玻璃边缘加工曾长期是行业核心技术瓶颈:传统机械切割如同切割脆性硬糖,加工超薄玻璃(如厚度0.1mm的折叠屏UTG玻璃)时易产生碎裂,加工异形玻璃(如车载HUD曲面玻璃)时精度偏差超0.1mm即导致报废,良率难以突破80%。在此背景下,激光技术逐步从玻璃表面“标记刻字”的单一功能,升级为具备“微米级内部精密切割”能力的核心工具,彻底重塑超薄玻璃加工产业格局,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10-17
-
氟化钙镜片精准检测技术规范:基于材料特性的非接触式检测体系构建
在高端光学工程领域,氟化钙(CaF₂)镜片凭借优异的透光性能与宽波段适配能力,成为激光技术、天文观测等精密光学系统的核心组件。然而,该材料兼具低硬度(莫氏硬度仅4)、高脆性及高价值特性,传统光学镜片检测方法易引发表面划伤、崩边或应力残留等二次损伤。因此,建立一套基于其材料特性的专属检测体系,是保障氟化钙镜片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关键前提。
2025-10-17
-
M350抛光系统行业定制应用方案(光学制造+红外元件加工)
本方案针对光学制造、红外元件加工两大行业的核心加工痛点,结合M350抛光系统的技术优势,提供“痛点方案落地”的全流程适配方案,助力企业解决生产瓶颈,提升产品竞争力。
2025-10-17
-
突破精密加工边界!M350基于机床载体的抛光系统,赋能高端元件制造
在光学、半导体、红外传感等高端制造领域,“高精度”“多场景”“高稳定”始终是元件加工的核心诉求。而M350基于机床载体的抛光系统,正是为解决行业精密加工痛点而生,以全方位的性能优势,成为高端元件制造企业的理想选择。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