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与机械加工的对比
激光,全称是受激辐射光放大,英文全称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 Emission of Radiation;缩写为:Laser。它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其他光源无法比拟的相干性、单色性、方向性和高输出功率等特点。
将激光聚焦到一点,焦平面上的功率密度可达105-1013w/cm2.激光焊接利用激光束优良的方向性和高功率密度来进行工作。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在很小的区域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焊接区域形成能量高度集中的局部热源区域,从而熔化被焊物体,形成牢固的焊点和焊缝。
与传统机械加工相比,激光加工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速度快;
2、热变形和热影响区小(适合加工高熔点、高硬度、特殊材料);
3、零件可进行局部热处理;
4、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和微小零件,也可在真空中加工;
5、加工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6、与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易于实现自动化;
7、由于加工方法先进,可以改进现有的产品结构和材料。
延伸阅读:
激光加工与机械加工在定义、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1、激光加工是利用高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工件,利用光能的热效应对材料进行焊接、钻孔和切割的工艺过程。基本原理主要是激光热加工和激光冷加工。激光热加工主要是利用激光能量产生的热效应使物体温度升高,引起相变、熔化或汽化等来达到加工目的。主要用于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焊接和切割。激光冷加工利用较短波长的激光束引起和控制材料的化学反应,主要用于半导体工业。
2、机械加工是通过机械设备改变工件外部尺寸或性能的过程。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涵盖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多种工艺。机械加工通常在室温下进行,不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理相变,即冷加工。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在高于或低于正常温度下进行,引起工件发生化学或物理相变,即热处理。
-
【光学前沿】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实现飞秒多边形光学涡旋脉冲,拓展微纳操控新维度
华中科技大学张金伟教授团队近期取得一项突破性成果,成功研制出飞秒级多边形光学涡旋脉冲,首次将多边形光学涡旋的应用从连续波拓展至超快脉冲领域。该研究成果发表于《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为飞秒光镊、三维微结构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25-07-18
-
高端晶圆检测中的短波UV激光技术的核心突破与系统设计
在先进逻辑制程与3D封装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精度已进入10-15nm级别,传统光学检测技术面临分辨率与灵敏度的双重瓶颈。而以KLA为代表的短波紫外(UV)激光检测系统,通过波长突破、光束调控与热管理的协同创新,成为支撑高端制造的关键技术。
2025-07-17
-
光学镀膜的带隙原理与弱吸收仪的薄膜吸收解析
在光学镀膜技术中,“带隙”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如同为光设定的“专属禁区”,深刻影响着光的传播与调控。而光学薄膜的吸收特性则是另一个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光学器件在高功率激光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寿命。欧光科技的PLI弱吸收测试仪,凭借先进的测量技术,为光学薄膜吸收特性的精确表征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07-17
-
拉曼光谱特征峰展宽现象的成因解析及应用价值
拉曼光谱是表征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其特征峰的宽度(通常以半高全宽FWHM表征)蕴含丰富的物理化学信息。特征峰展宽现象并非随机产生,而是样品内部结构、外界环境及测试条件综合作用的体现。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本质,有助于精准解读材料的固有特性。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