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光学参数测量仪器:精密检测技术赋能光学性能提升
在望远镜的研发、生产及维护全过程中,光学参数的精密测量是保障其核心性能的关键环节。从可见光到红外、紫外波段,从光轴中心偏差到光学传递函数,任何参数的细微偏差均可能对望远镜的成像质量与观测精度产生显著影响。德国全欧光学(TRIOPTICS),推出一系列专业化望远镜光学参数测量仪器,为各类望远镜的性能检测提供全方位、高精度的技术支持。
中心偏差测量:确保光轴精准对齐
望远镜光学系统由多组镜片协同构成,各镜片光轴与参考轴的一致性直接决定成像清晰度与稳定性。针对这一核心技术需求,专业测量仪器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OptiCentric®IR红外多波段中心偏差测量仪:专为红外光学镜头研发,可精准测定红外望远镜中各镜片光轴相对参考轴的中心偏差,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测量红外光学系统表面相对偏心的高效设备,有效保障红外望远镜在特定波段的光轴一致性。
OptiCentric®UP大口径中心偏差测量仪:针对大口径、高负载望远镜光学系统设计,能够实现中心偏差的高精度测量与装配辅助,满足大型天文望远镜等设备对光轴对齐的严苛技术要求。
OptiCentric®3D镜面间隔及中心偏差测量仪:整合中心偏差测量与镜面参数检测功能,不仅可测量望远镜光学系统的中心偏差,还能同步获取镜片间空气间隔及中心厚度数据。通过同一设备完成多项检测,显著提升望远镜装调的效率与精度。
光学传递函数测量:精准解析成像质量
光学传递函数(OTF)作为评价望远镜成像质量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其对不同空间频率信号的传递能力。ImageMaster®Universal研发型高精度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为此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
该系列仪器可在宽光谱范围(涵盖可见光、红外、紫外波段)内,精准测量几乎所有类型望远镜的光学参数。无论是高性能摄影成像望远镜,还是高分辨率天文望远镜,均能通过该仪器获取详尽的成像质量数据,为望远镜的研发优化与性能验证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自准直与定心技术:提升装配精度与稳定性
望远镜的高精度装配依赖于精准的准直与定心技术,以下仪器在该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
TriAngleD-275-AAT-WW全自动内调焦电子自准直仪(装调望远镜):可聚焦于400mm至无穷远的任意位置,提供稳定度优于4秒的光学准轴,适用于望远镜光学系统的测量、调校与装配。调焦至无穷远时,可作为标准电子自准直仪使用,精度达±0.4″,搭配功能强大的TriAngle®软件,实现自动调焦、对焦与测量,大幅提升装配效率与精度。
TriAngle®电子自准直仪:基于高分辨率CMOS传感器或PSD传感器,结合不同焦距的准直物镜,具备宽广的测量范围与多档精度选择。按光谱范围可分为紫外、可见光及近红外自准直仪,满足望远镜在不同光谱环境下的测量需求;经特殊处理后,还可在真空环境中稳定工作,适应多样化应用场景。
ATS系列全自动数控定心车床:包括ATS-C200卧式车床与ATS型定心车床,实现加工与检测的一体化融合。通过对望远镜镜片金属镜座的精密加工,使光学件光轴与镜座机械轴重合,装配出接近理想状态的镜头组,同时保证镜座结构尺寸精度,满足后续装配中空气间隔等公差要求,为望远镜的高精度装配奠定坚实基础。
望远镜光学参数测量仪器,覆盖了从中心偏差、光学传递函数到装配准直的全流程检测需求,凭借高精度、高效率与多场景适应性,成为望远镜研发、生产与维护领域的关键技术装备。选择专业测量仪器,可确保每一台望远镜充分发挥最优光学性能,为观测领域的精准探索提供有力保障。
-
塑料光学特性解析:从透光性能到色彩还原,五大关键指标定义材料品质
在光学器件领域,塑料凭借轻量化、易加工、抗冲击等优势,已逐步替代传统光学玻璃,广泛应用于眼镜镜片、显示器件、光学透镜、导光组件等场景。与普通结构型塑料不同,光学塑料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其光学特性——光线的透过效率、传播稳定性、色彩还原度等性能,直接决定了器件的功能实现与使用体验。本文将系统拆解表征塑料光传递特性的五大关键指标,为光学塑料的选材、研发与应用提供专业参考。
2025-09-26
-
侧入式(ELED)背光技术:实现显示设备极致纤薄的光学核心方案
在当前显示技术领域,智能手机、轻薄笔记本电脑、超薄电视等产品对“纤薄化”外观的需求日益凸显,而侧入式(EdgeLightEmittingDiode,简称ELED)背光技术正是支撑这一需求的核心光学方案。与直下式(DirectLightEmittingDiode,简称DLED)背光将光源阵列直接排布于屏幕背部不同,侧入式背光通过将LED灯条设置在导光板侧边,结合精密的光学设计,将线光源转化为均匀明亮的面光源。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核心组件设计、性能权衡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解析侧入式背光技术的核心逻辑与应用价值。
2025-09-26
-
基于光取向液晶元件的可编程全息结构光多维复用嵌套光学加密技术研究
近期,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Laser&PhotonicsReviews》的一项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光取向液晶元件的可编程全息结构光多维复用嵌套光学加密方案。该技术通过挖掘液晶分子的独特物理特性,在单一元件中实现光的多自由度调控,构建“物理层复用-算法层解密”的一体化防护体系,有效突破传统光学加密的技术瓶颈,为下一代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5-09-26
-
基于Yb:KGW激光放大器的单周期脉冲合成技术获得突破
近日,德国罗斯托克大学EleftheriosGoulielmakis团队在《Optica》(2025年第12卷第3期)发表的研究成果,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瓶颈。该团队通过创新设计的“双级空芯光纤光谱展宽+光场合成”协同方案,实现了基于Yb:KGW激光放大器的单周期脉冲输出,不仅填补了Yb:KGW激光在超短脉冲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超快科学领域的光源升级与应用拓展提供了全新范式。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