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前沿】突破水吸收波段限制,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实现中红外超短脉冲高效传输
中红外光凭借其独特的光谱特性,在先进光谱学、材料加工、生物医学诊断及遥感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中红外光的高质量传输受限于材料吸收、衍射及非线性效应等多重因素。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Optica》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中,通过真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技术,成功实现了水吸收波段内宽带100飞秒中红外脉冲的灵活传输,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了突破性方案。
中红外传输的技术瓶颈与创新路径
传统中红外光传输方式存在显著局限性:在自由空间传输中,空气中的分子(尤其是水蒸气)在中红外波段存在大量吸收线,导致功率损耗及光束时空轮廓畸变;实芯光纤因高峰值功率引发的非线性效应,导致脉冲光谱及时间特性严重失真。尽管真空设备可规避上述问题,但系统复杂性高,不利于实际应用。
针对这一困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真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PCF)技术。该光纤以二氧化硅为材料,通过堆叠拉伸法制造,核心为空芯结构,周围环绕毛细管阵列。与传统实芯光纤相比,其具备更高的光学损伤阈值和机械强度,且能有效减少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从根源上抑制非线性效应。
光纤设计与关键性能参数
研究中所用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展现出卓越的传输特性:空芯直径约103μm,周围环绕8根内径40μm的毛细管,壁厚仅805nm。在2.53.5μm波段形成低损耗传输窗口,2.8μm处损耗低至0.062±0.005dB/m,整个24μm范围内损耗均控制在0.16dB/m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该光纤具备优异的弯曲性能:当弯曲直径大于40cm时,在2.63.1μm工作波段内几乎无弯曲损耗,为灵活部署提供了关键支撑。通过抽真空至10mbar,可彻底消除水蒸气吸收带来的干扰,确保传输稳定性。
实验验证:高效保真的脉冲传输
实验采用中心波长2.8μm、脉冲宽度120飞秒、平均功率1.1W的中红外激光源,通过优化耦合系统(耦合效率约86%)注入5米长真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实验结果表明:
传输效率:抽真空后传输效率稳定在70%以上,输入功率为1.1W时,输出功率达779.8mW,且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呈线性关系,无明显饱和现象。
脉冲保真度:经色散补偿(采用30mmZnSe与5mmGe窗口)后,输出脉冲宽度压缩至98飞秒,接近变换极限,光谱轮廓与输入保持高度一致,仅存在微小干涉条纹。
稳定性:1小时监测中,功率波动系数仅0.47%,光谱稳定性优异;光束指向稳定性达5.306.96μrad,优于输入激光的9.6914.33μrad,这得益于光纤的波导特性及热稳定性提升。
对比优势与应用前景
与现有传输方式相比,真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优势显著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较于自由空间传输(5米传输效率为50%,光谱畸变严重),其在水吸收波段(2.72.9μm)实现了近乎无畸变传输;
对比充气光纤(传输效率为45%),抽真空操作使效率提升近30%;
避免了实芯光纤因非线性效应导致的光谱分裂及脉冲分裂现象。
该技术的突破为中红外光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在光谱学领域,高保真传输确保了物质特征峰的精准探测;在生物医学领域,灵活的光纤传输可简化手术器械设计;在遥感应用中,稳定的光束指向性提升了远距离探测精度。未来通过优化光纤设计抑制高阶模(当前约4%能量进入LP11模)、改进耦合系统,有望将功率提升至数十瓦级,并支持更长距离传输。
该研究不仅展示了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在中红外传输中的巨大潜力,更为宽带中红外超快光源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中红外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
光子穿透人脑?深层成像技术突破“不可能”之限
大脑作为调控人类思维与行为的核心中枢,其深层运作机制长期以来因组织结构的包裹而难以被解析,宛如一座待解的迷宫。近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团队在《Neurophotonics》发表的突破性成果,首次实现光子穿透成人大脑并完成深层成像,一举打破了困扰学界数十年的衰减壁垒,为脑科学研究及临床诊断领域开辟了全新路径。
2025-07-16
-
微型压缩超光谱成像系统的突破性进展,基于单液晶相位延迟器的紧凑化解决方案
超光谱成像技术可捕获物体在连续光谱波段的精细光学信息,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传统超光谱成像系统往往受限于庞大体积与复杂结构,难以满足便携化、微型化的应用需求。近期,一种基于单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微型压缩超光谱成像系统问世,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2025-07-16
-
【光学前沿】突破水吸收波段限制,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实现中红外超短脉冲高效传输
中红外光凭借其独特的光谱特性,在先进光谱学、材料加工、生物医学诊断及遥感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中红外光的高质量传输受限于材料吸收、衍射及非线性效应等多重因素。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在《Optica》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中,通过真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技术,成功实现了水吸收波段内宽带100飞秒中红外脉冲的灵活传输,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了突破性方案。
2025-07-16
-
什么是沙姆镜头?为什么说它是解决倾斜物面成像难题的智慧方案
在工业检测、机器视觉等领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当拍摄的物体表面与镜头光轴不垂直,或者物体存在明显高度落差时,成像要么无法整体清晰对焦,要么画面出现奇怪的径向拉伸变形。而沙姆镜头的出现,正是为了破解这类倾斜物面的成像难题。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