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光学玻璃:从基础到前沿的应用分析

    光学玻璃,作为一种能够改变光传播方向,并对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产生影响的玻璃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狭义的无色光学玻璃,到广义上涵盖有色光学玻璃、激光玻璃、石英光学玻璃等丰富品类,其应用之广泛,深入到光学仪器的各个关键部件。无论是常见的透镜、棱镜,还是反射镜与窗口,光学玻璃构成的元件已然成为光学设备和仪器的核心所在。

 

一文了解光学玻璃:从基础到前沿的应用分析


    在众多光学玻璃品类中,无色光学玻璃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可见及近红外相当宽广的波段内,它几乎全透明的特性,使其成为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等光学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依据折射率和色散的差异,无色光学玻璃拥有上百个牌号,主要分为冕牌光学玻璃(以K代表)和火石光学玻璃(以F代表)。冕牌玻璃本质上是硼硅酸盐玻璃,当加入氧化铝后则转变为火石玻璃。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火石玻璃具有更大的折射率和色散,这一特性使其在光谱元件制造中备受青睐。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特殊用途的光学玻璃也应运而生。耐辐射光学玻璃,不仅具备无色光学玻璃的各项优良性质,还能在放射性照射下基本维持性能稳定。在化学成分上,它是在无色光学玻璃的基础上,添加少量二氧化铈,以此消除高能辐射在玻璃中形成的色心,确保玻璃在受辐照后光吸收变化微乎其微,常用于受γ辐照的光学仪器。而有色光学玻璃,即滤光玻璃,对特定波长的光展现出选择性吸收或透射的性能。它拥有百余个品种,包含对某些颜色进行选择吸收的颜色滤光片、对所有波长光吸收相同的中性滤光片,以及基于光干涉原理将不需要颜色反射掉的干涉滤光片。


    近年来,光学玻璃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具有特殊透过率的玻璃,如对红外和紫外光具备良好透过性能的产品;拥有独特折射率或色散特性,特高或特低的玻璃;能够随着光强改变颜色的玻璃;光沿磁力线方向通过时偏振面发生旋转的磁光玻璃;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双折射现象的电光玻璃等,这些新品种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光学玻璃的应用边界。


    光学玻璃的性能与其内部结构紧密相关。当光线入射到玻璃时,会呈现出反射、吸收和透射三种特性。光线透过玻璃的能力用透光率表示,被玻璃阻挡并按一定角度反射出来的现象以反射率衡量,而光线通过玻璃后损失的一部分光能量则由吸收率体现。为了获取较高的透光率,就需要尽可能减少光在玻璃表面的反射、玻璃内部的吸收以及散射造成的损失。反射率与入射角密切相关,入射角小于40度时,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变化并不明显;但当入射角大于70度时,反射率会急剧上升。同时,反射率还会随着两介质折射率差值的增大而增加。在光吸收损失方面,玻璃颜色越深,其透明系数越小,并且透射损失会随着玻璃厚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散射损失主要发生在复合玻璃中,当玻璃内部存在能改变光方向的微粒时,部分光无法成像,进而失去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对光学玻璃的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以建筑玻璃为例,为了评价其光学及热工性能,需要精确测定多个参数。参考GB/T2680-2021《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标准,可使用岛津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3600iPlu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Xross,测试中空夹胶玻璃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及中红外区域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再将数据导入建筑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软件,便能直接得到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太阳光直接吸收比、遮阳系数、辐射率等重要参数。


    在光学仪器制造领域,光学玻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性能。例如,在高级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设备的镜头制造中,由于稀土元素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以及良好化学稳定性的特点,常被用于生产具有优良光学性质的光学玻璃。像含氧化镧360%、氧化硼340%的镧玻璃,便是制造高级照相机镜头和潜望镜镜头的关键光学材料。


    光学玻璃作为光电技术产业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正随着光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新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在光传输、光储存和光电显示等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光学玻璃制造行业也取得了迅猛进步。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光学玻璃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46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34.05亿元,同比增长53.70%;实现利润15.37亿元,同比增长87.10%;资产规模达到264.50亿元,同比增长77.49%。尽管金融危机对以国内销售为主的光学玻璃制造行业影响相对较小,但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国外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公司,经过市场的洗礼,三资企业已成为行业竞争主体,民营企业也在不断追赶,形成了多元竞争的格局。

创建时间:2025-04-14 10:41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