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莫尔光子晶体传感器:实现对光的相位、偏振和波长等特性的精确调控

    2025年4月3日,哈佛大学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联合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扭曲莫尔光子晶体的新型片上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能够实时控制晶体层之间的间隙和角度,从而实现对光的相位、偏振和波长等特性的精确调控。

 

扭曲莫尔光子晶体传感器:实现对光的相位、偏振和波长等特性的精确调控


    一、技术原理与创新
    扭曲莫尔光子晶体通过两层周期性结构的旋转和重叠,形成莫尔超晶格,从而产生独特的光学效应。这种效应可以通过调节层间距和扭转角度来动态调控光的传播行为。结合MEMS技术,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对莫尔结构的实时调节,使传感器具备多维响应能力。
    该传感器具备旋转角度、垂直间距和探测角三自由度,能够同时进行高光谱和高偏振成像。这意味着每个像素点都能捕捉到电磁波谱的全域信息以及详细的偏振态数据。


    二、应用前景
    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包括但不限于:
    1.量子计算与通信:通过精确调控光子特性,支持量子信息处理。
    2.数据通信:实现更高效的光信号传输和处理。
    3.卫星遥感与医学成像:提供高精度的偏振和光谱信息,提升成像质量。
    4.智能光谱仪与芯片级光学分析仪:支持小型化、高性能的光学设备。


    三、制造工艺与量产能力
    该传感器采用CMOS兼容工艺制造,支持晶圆级量产。研究团队证实,通过调节层间参数,该设备可以实现多场景应用,并具备大规模部署的可行性。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发更多自由度的调节机制,以提升调控精度和应用范围。这项技术不仅为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还为未来智能光子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标志着光学超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创建时间:2025-04-11 16:33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