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材料对照表解析与应用指南
一、引言
在光学领域,不同品牌生产的光学材料具有各自的命名规则,这给光学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型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为了便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快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本文将对常见光学材料在不同品牌(CDGM、HOYA、OHARA、SCHOTT)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光学材料对照表详细解析
以下是部分光学材料在不同品牌中的对应关系:
序号 | CDGM | HOYA | OHARA | SCHOTT |
---|---|---|---|---|
1 | H-FK61 | FCD1 | S-FPL51 | N-PK52A |
5 | H-K6 | C7 | NSL7 | K7 |
6 | H-K9L | BSC7 | S-BSL7 | N-BK7 |
10 | H-BaK2 | BAC2 | S-BAL12 | N-BAK2 |
14 | H-BaK8 | BAC1 | S-BAL11 | N-BAK1 |
28 | H-LaK4L | LACL60 | S-BSM81 | N-LAK21 |
30 | H-LaK7A | LAC8 | S-LAL8 | N-LAK8 |
34 | H-LaK50A | LAC7 | S-LAL7 | N-LAK7 |
40 | H-QF1 | E-FEL1 | S-TIL1 | N-FEL1 |
43 | H-QF14 | E-F8 | - | - |
58 | BaF3 | BAFL4 | BAL4 | BALF4 |
70 | ZF1 | FD2 | PBM22 | SF2 |
80 | ZF5 | FD3 | PBH3 | SF3 |
84 | ZF10 | FD8 | PBM28 | SF8 |
98 | H-LaF1 | LACL5 | S-AL58 | - |
101 | H-LaF4 | E-LAF7 | S-LAM7 | N-LAF7 |
三、光学材料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材料特性匹配
不同光学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如折射率、阿贝数等。在选择材料时,需根据具体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确保材料的特性与系统需求相匹配。例如,对于需要高折射率材料来实现特定光线偏折的应用,应选择相应特性的材料。
(二)加工工艺适应性
光学材料的加工工艺对其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不同品牌材料可能在硬度、脆性等机械性能上有所差异,这会影响研磨、抛光等加工步骤的工艺参数。了解材料的加工特性,有助于优化加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环境稳定性
光学系统可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场景。光学材料需具备足够的环境稳定性,以保证在特定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某些材料可能对温度变化敏感,导致性能波动,需谨慎选用。
(四)成本控制
不同品牌和类型的光学材料在价格上存在差异。在满足光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材料成本与加工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方案,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掌握光学材料在不同品牌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光学设计与制造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选型与优化工艺,可以充分发挥光学材料的性能优势,满足日益复杂的光学系统需求,推动光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
-
光纤激光准直光学设计:基于场景需求的多方案优化实践研究
光纤激光器凭借其高稳定性与优异光束质量,已广泛应用于科研与工业领域。然而,激光从光纤出射后存在自然发散特性,需通过准直光学系统进行校正。不同应用场景的功率、波长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这直接决定了准直透镜的选型逻辑与设计方向,亦是光纤激光准直设计的核心出发点。
2025-09-19
-
从紫外至红外的光谱视界解析不同波段光学成像技术原理与应用研究
光学成像技术作为现代光学工程的核心分支,凭借对不同光谱波段的精准利用,构建了多元化的视觉感知体系。从高能量特性的紫外波段,到适配人类视觉感知的可见光波段,再到承载物体热辐射信息的红外波段,各类成像技术均以特定物理规律为基础,为工业检测、科学研究、民生服务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深入剖析不同波段成像技术的原理机制与应用场景,不仅有助于完善光学工程学科理论体系,更能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提供方向指引。
2025-09-19
-
Camera成像原理与流程解析:从光线到图像的技术实现
相机捕捉景物并生成图像的过程看似简便,实则是光学、电子技术与算法深度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对于图像质量工程师而言,精准掌握Camera成像原理是开展画质优化、问题排查工作的核心基础;对于从事相关技术研发或应用的人员,理解这一过程也有助于更科学地运用成像设备、提升图像输出质量。本文将从成像系统的核心组成模块入手,系统拆解光线转化为数字图像的完整技术流程,梳理关键技术环节的作用机制。
2025-09-19
-
中红外激光传输技术突破:我国成功研发低损耗碲酸盐反谐振空芯光纤
中红外波段(210μm)因可精准捕获分子振动指纹特征,被学界誉为“分子光谱黄金波段”,在分子结构分析、无创生物医学诊断、大气污染物实时传感及国防红外激光技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近年来,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学参量振荡器及超连续谱光源等中红外激光源已实现功率与波长范围的突破,但“激光高效传输”始终是制约该领域技术落地的关键瓶颈——传统中红外实芯光纤受限于材料固有吸收、显著非线性效应及较低热损伤阈值,难以在210μm全波段实现稳定高效传输。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