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绿光激光器在改善锂电池焊接爆点方面有什么优势?

    在锂电池制造行业,焊接工艺堪称影响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而焊接爆点问题长期以来犹如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亟待解决。近年来,蓝光/绿光激光器横空出世,犹如一道曙光,为攻克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改善锂电池焊接爆点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蓝光/绿光激光器在改善锂电池焊接爆点方面有什么优势?


    从原理上看,金属对激光的吸收率与波长呈反比,而铜的等离子体共振峰恰好位于可见光波段。这一特性使得绿光、蓝光激光器在焊接铜材时,能够显著提升铜材对激光的吸收率。以焊接铜极耳为例,采用蓝光激光焊接时,所需功率仅为红外激光的三分之一。较低的功率输入有效减少了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从而大幅降低了飞溅和爆点的产生概率。


    在抑制爆点的技术手段上,绿光激光采用准连续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匙孔深度的波动,避免因熔池坍塌而引发气孔爆点;蓝光激光则通过高频脉冲与光束摆动技术的配合,使熔池表面张力分布更加均匀,加快匙孔的闭合速度,进而有效抑制飞溅。此外,两种激光器都能够显著压缩热影响区,减少焊接过程中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降低热应力裂纹产生的风险。这不仅拓宽了焊接工艺的操作窗口,还能有效避免因底部未熔合而导致的爆点问题。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蓝光/绿光激光器的卓越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宁德时代在焊接铜极耳时,采用波长450nm、功率200W、光束摆动频率500Hz的蓝光激光,成功将爆点率从红外激光焊接时的5%以上降至0.3%,同时将焊接速度提升至15m/min,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比亚迪在铝壳体密封焊接中,使用波长515nm、功率400W并配合氦气保护的绿光激光,将气孔率从红外焊接时的8%降低至0.5%以下,密封强度提升至150MPa,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密封性能。特斯拉的4680电池采用绿光预热(100W)加红外深熔焊(800W)的复合焊接方式,成功实现了铜铝异种焊接,将界面电阻从1.2mΩ降至0.7mΩ,且完全消除了爆点缺陷,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尽管绿光/蓝光激光器在电光效率、单瓦成本和维护周期等方面与传统红外激光器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从技术经济性的全面分析来看,它们能够显著降低爆点率,提高产品良率,从而使锂电池的制造成本降低0.5-1元/Ah(以100Ah电芯计算)。从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考虑,其经济性优势十分显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蓝光/绿光激光器在锂电池焊接领域将朝着混合波长技术、提升半导体激光直接输出效率以及利用AI实时调控焊接参数等方向发展。这些技术创新将致力于实现零爆点焊接,有力推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为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可以预见,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推动下,蓝光/绿光激光器必将在锂电池制造领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助力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创建时间:2025-02-26 09:41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