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资讯】香港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出深紫外微型LED光刻机
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它利用短波长紫外光在硅片上曝光光刻胶膜,制造出具有复杂电路布局的芯片。然而,传统的汞灯和DUVLED光源存在诸多不足,如器件尺寸大、分辨率低、能耗高、光效率低和光功率密度不足等,限制了光刻机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展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深紫外(DUV)微型LED显示器阵列,用于光刻机制造,这标志着在半导体设备自主研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世界上第一个增强效率的DUV微型LED:该微型LED通过提供足够的光输出功率密度,在更短的时间内曝光光刻胶膜,展示了低成本无掩模光刻的可行性,相较于传统光源,显著提高了光刻效率.
2.无掩模光刻原型平台的构建:研究团队利用该平台,通过使用无掩模曝光的DUV微型LED制造了第一个微型LED器件,这一创新方法简化了光刻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光提取效率、热分布性能和外延应力消除,为半导体制造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3.优异的器件性能:制成的DUV微型LED具有高功率、高光效、高分辨率图案显示、提升屏幕性能、快速曝光能力等特点。其器件尺寸更小、驱动电压更低、外量子效率更高、光功率密度更高、阵列尺寸更大、显示分辨率更高,这些关键性能指标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相较于其他代表作品具有显著优势.
二、研究影响与未来展望
1.推动半导体设备自主研发:这项工作为我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自主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
2.促进无掩模光刻技术发展:无掩模光刻技术因可调整曝光图案、提供更大的定制化空间、节省光刻胶制备成本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该研究的成功将推动无掩模光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半导体制造带来新的变革.
3.拓展应用领域:除了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该DUV微型LED技术还有望在其他需要高精度曝光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微纳加工、生物医疗、显示技术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该研究团队计划继续提升铝镓氮化物DUV微型LED的性能,改进原型,并开发2k至8k高分辨率DUV微型LED显示屏,以满足更高精度和更大规模的光刻需求,进一步推动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
什么是定焦镜头的呼吸效应?其视野变化背后的光学原理与影响
在使用定焦镜头进行拍摄或检测时,一种易被忽略的现象值得关注:尽管定焦镜头的焦距理论上保持恒定,但在对焦过程中,画面视野常会出现细微的伸缩变化。这种因对焦操作引发的视野微动,被形象地称为“呼吸效应”。
2025-07-14
-
什么是筒镜透镜?为什么说它是无限远显微系统的关键倍率调控组件
在现代显微成像技术领域,无限远显微系统凭借其优异的扩展性能,已逐步成为主流应用方案。与传统有限距像面系统不同,该系统中显微物镜输出的光线为平行光,若需通过CMOS、CCD等传感器实现图像输出,则必须配备筒镜透镜(tubelens),其在光路中承担着关键的汇聚与倍率调控作用。
2025-07-14
-
球面透镜偏心特性的分析与探讨
在光学系统设计中,球面透镜的理想状态为前后表面曲率中心共轴,然而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偏心现象难以完全规避,属于客观存在的技术难题。这种实际光轴与理想光轴的偏离,不仅会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更可能成为制约高精度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理解球面透镜的偏心特性,对光学设计、制造及检测等环节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14
-
量子压缩技术提升光频梳传感器性能:推动气体检测迈向高速精准新阶段
在工业生产场景中,对微量危险气体泄漏的检测时长若能从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将对保障人员安全产生显著影响。近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量子压缩技术,实现了光频梳光谱型气体传感器检测速度的翻倍及误差率的显著降低。该成果已发表于《Science》期刊,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在实用化进程中取得重要突破。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