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卡发出胆甾型液晶镜片,为光敏性癫痫患者带来希望
在对抗光敏性癫痫的斗争中,一项跨学科的创新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格拉斯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胆甾型液晶(CLC)镜片,这种镜片能够动态调整以阻挡可能引发癫痫发作的特定波长的光线。
光敏性癫痫是一种由特定视觉刺激引发的癫痫类型,这些刺激通常以特定波长显示。对于患者来说,视频游戏等视觉刺激可能成为触发因素。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佩戴固定光学特性的有色眼镜,但这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并不方便,因为他们只在少数情况下需要防护。
CLC镜片的突破在于其高度可调性。这种镜片可以根据温度的微小变化动态改变其阻带,从而阻挡已知可引起光敏性癫痫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在室温下,CLC镜片的阻带位于可见光谱之外,功能与传统玻璃相同。然而,当温度升至36.5摄氏度时,镜片能够阻挡660至720纳米波长范围内的光线,这正是大多数光敏性癫痫患者受影响的波长范围。
这一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工程、神经科学和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紧密合作。格拉斯哥大学的RamiGhannam教授强调:“该项目展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如何带来可能改变患者生活的潜在发现。”
研究人员采用了具有相反手性的CLC材料,在阻带处实现目标波长的最大截止。他们开发的双层CLC透镜配置能够阻挡98%以上的光线,显示出卓越的性能。这种镜片的可调性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还为不同环境提供了适应性。
伯明翰大学的ZubairAhmed教授提到,他们开发的原型展示了如何通过安装在眼镜框中的分立电路为镜片供电。这种设计允许镜片在佩戴者舒适的温度下工作,同时阻挡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光线。
尽管原型在高达26摄氏度的室温下仍能正常工作,但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优化,以缩短加热和冷却时间,并提高镜片的性能。他们正在探索改进镜片结构或加入具有增强热导率的先进电极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具有更高温度的CLC材料。
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期刊上,标志着在光敏性癫痫治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CLC镜片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而且展示了科技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这种革命性的镜片有望为光敏性癫痫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
从缺陷机制到优化路径做GaN基半导体激光器的可靠性提升研究
在光电子器件领域,GaN基半导体激光器凭借其在显示、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可靠性问题一直是业界研究的核心议题。器件的长期稳定运行不仅与外延生长质量密切相关,芯片工艺的各个环节亦可能成为制约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深入探究其退化机制,对于提升器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07-09
-
暨南大学研发新型光纤传感器,实现高精度原位表面浊度监测
在水产养殖水质管控、环境污染物检测、电池老化评估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液体中悬浮固体颗粒的含量(即浊度)是反映流体质量与过程控制的关键指标。传统浊度检测技术如声学法、光学遥感法、荧光法等虽在工业中应用广泛,但受限于检测环境,难以在偏远区域或复杂场景中稳定运行,且易受温度、气压等外界因素干扰。近日,暨南大学郭团教授团队提出的基于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TFBG)的原位表面浊度传感器,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创新性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OpticsLetters》期刊。
2025-07-09
-
半导体激光器热沉材料的散热难题突破与技术进展
在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体系中,散热能力作为核心支撑要素,直接决定器件的使用寿命与运行效能。相关数据表明,电子器件工作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其使用寿命将下降50%。这一规律凸显了热沉材料在支撑半导体激光器向高功率、高集成度方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025-07-09
-
全息术如何推动定量相位成像七十五年的演进与突破?
1948年,DennisGabor提出全息术概念,为光波前的定量描述提供了开创性解决方案。历经七十五年发展,基于全息术的定量相位成像已成为光学波前测量领域的核心工具,深刻影响着物理学、生物学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研究。从理论构想到实验应用,从光学干涉到数字重构,这一技术的演进脉络既体现了基础科学的突破逻辑,也彰显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力量。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