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资讯】二氧化钒超表面辐射器件:智能控温技术新突破

    在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开发新型高效节能技术变得尤为迫切。其中,辐射制冷技术因其绿色无源被动制冷的特性而备受关注。近期,《Advanced Photonics》杂志2024年第4期发表了一项由北京理工大学李静波和金海波教授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VO2)超表面的新型辐射制冷器件,该器件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智能调节其辐射特性,为智能温度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氧化钒超表面辐射器件:智能控温技术新突破


    一、辐射制冷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辐射制冷技术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并向外太空辐射热量来降低物体温度,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节能降温方法。然而,现有的辐射制冷材料多为静态发射率材料,无法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动态调节发射率,导致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过制冷”现象,增加供暖系统的能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发射率动态可调的辐射制冷材料和器件。该团队利用热致变色VO2材料结合非对称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设计的辐射制冷器件,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节发射率,实现“高温-制冷”和“低温-保暖”的动态热管理效果。


    二、二氧化钒超表面辐射器件的创新设计
    研究团队采用VO2超表面策略,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温度自适应的超表面辐射制冷器件(ATMRD)。与传统的ATRD相比,ATMRD的太阳吸收率降低了7.54%,而高温发射率提高了13.3%。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发射率性能,还显著降低了太阳吸收率,解决了低太阳能吸收率与高热红外发射率之间的矛盾。
    ATMRD器件由三层结构组成:底部为高反射金属层,中间为红外高透过介质层,顶部为红外透过率可调的VO2层。通过精确的模拟和优化,研究者确定了最佳的结构参数,并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成功制备了ATMRD器件。实验结果表明,ATMRD器件在高温下的发射率显著提高,而太阳吸收率降低,展现出优异的动态辐射热管理能力。


    三、应用前景与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的成功不仅证明了VO2超结构在协同优化热红外发射率和太阳吸收率方面的潜力,还为VO2超结构功能器件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ATMRD器件的实际应用潜力评估显示,该器件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保温性能,在高温环境下则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且发射率对探测角度的依赖性较弱,证明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稳定性能。


    随着智能控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VO2超表面的辐射制冷器件有望在未来的建筑节能、汽车热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绿色节能和智能温度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推动了辐射制冷技术的发展,也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创建时间:2024-10-12 16:26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