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全自由度时空光调制器的创新研究

    对光场的全面复杂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近日,Christopher L. Panuski等人的研究为实现这一目标带来了新的突破,他们通过可编程光子晶体腔阵列的四个关键进展,成功解决了在光场空间和时间区域内控制所有自由度的难题。

 

突破!全自由度时空光调制器的创新研究


    传统的基于液晶或微镜的空间光调制器存在着有限的调制带宽和像素密度,这严重阻碍了对光场的完全控制。而此次研究提出的新的谐振空间光调制器架构,为克服这些限制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采用了反向设计的谐振像素,通过巧妙修改孔配置,使亚波长、二维光子晶体腔的高品质因子模式能够实现理想孔径的功能,打破了传统的耦合品质因子权衡,从而在空间带宽限制下实现了高性能的光束成形。

 

突破!全自由度时空光调制器的创新研究


    他们开发了全晶圆深紫外光刻工艺,成功制造出铸造厂制造的高精度微腔阵列,将卓越的单器件性能扩展到大型腔体阵列,创造出高品质因子晶格。


    基于激光辅助热氧化开发的全息修剪技术,是自动化、低损耗且具有皮米精度的修整程序,为使用高品质因子谐振器的可扩展集成光子学开辟了道路。

 

突破!全自由度时空光调制器的创新研究


    通过全光空间光调制,将空间和时间上的可见泵浦脉冲分别限制在硅自由载流子扩散长度和寿命内,使多模可编程光学器件接近时空控制的基本极限,成功验证了窄带光场近乎完全的时空控制。


    这项研究成果由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Christopher L. Panuski和Dirk Englund共同完成。欧光科技相信这一突破将为未来光场控制的相关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发展。

创建时间:2024-08-14 09:45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