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资讯】超构表面技术:下一代光学成像与显示的创新前沿
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王漱明教授团队基于多维光场调控技术,全面回顾了超构表面在推动下一代光学成像与显示系统方面的创新性思路与进展。该团队结合相关智能算法,综述了其在多维成像、全息显示以及这些技术的交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在计算成像、超分辨成像、可调谐显示技术,以及与光学微操控和量子技术协同发展的潜力。最后,该团队对超构表面技术在成像与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1超构表面的设计基础与优化设计方案
该团队从广义斯涅尔定律出发,全面分析了成像所需要的相位机制,简要介绍了全息相位的计算原理及目前广泛使用的算法。同时,概述了基于优化算法的原理及功能性成像和显示器件,如:基于拓扑优化、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设计方案,能最大限度得到高指标的微纳元件;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算法,能节省计算成本,最终实现优异的成像与显示功能。
2.2超构透镜成像技术
基于超构透镜的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超构表面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由于材料具有色散,普通超构透镜的工作带宽严重受限,这严重影响了彩色成像的质量。该团队系统地讨论了在超构透镜成像方面的色差调控工作及其应用,包括消色差全彩色成像、消色差光场成像与四维光谱光场成像等,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可穿戴设备、集成化成像系统与便携式光谱仪领域中的技术革新,如图1所示。此外,利用多个光学维度或具有结构化的特殊光场,不仅可以实现复用的成像功能,极大地增加超构表面的功能多样性,还能重构出物体的表面形状,实现三维成像。
2.3超构表面显示领域
基于超构表面的全息显示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可控自由度和更强的三维显示能力,极大地扩展了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为高度逼真的视觉体验提供了新的途径,如图2所示。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近眼技术在当今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数据量大、分辨率低的问题。超构表面的兴起使实现更薄、更高效的近眼显示设备成为可能,推动了AR和V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该团队依次介绍了基于超构表面的全息显示技术(标量全息、矢量全息等),讨论了三维显示技术(三维全息、光场显示等),并分析了由超构表面实现的AR/VR技术的进步(全彩显示器、波导耦合显示器等)。此外,比较了不同设计参数在超构表面成像和显示能力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超构表面成像与显示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原理的创新,成像和显示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2.4超构表面应用前景
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超构表面创新地解决了复杂的科学和工程挑战,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成像、超分辨率显微镜、光学微操作、动态可调显示和非经典量子领域,如图3所示:与计算成像结合,超构表面可以处理和提取高维图像信息;与生物医学结合,超构表面可充分发挥体积优势,实现细胞的显微和生物内窥镜成像,进而在光学显微操作技术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各种材料和光学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不同场景下动态可调的光学响应;在量子场中,基于超构表面可以实现非经典成像和显示。
利用超构表面的巨大优势,结合多领域协同创新,克服现有的技术壁垒,可为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前瞻性视角,从而推动整个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的飞跃发展。
-
超短脉冲激光加工系统:精密制造领域的效率突破与技术革新
随着对加工精度、材料适应性的要求不断提升,超短脉冲(Ultra-ShortPulse,USP)激光器凭借其独特的脉冲特性——脉冲持续时间可压缩至皮秒甚至飞秒级别,能够有效抑制热影响区(Heat-AffectedZone,HAZ)、降低材料损伤,已成为微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手段。近十年来,USP激光器的加工稳定性与操作灵活性持续优化,加工质量已满足诸多高端应用场景需求,但在工业应用场景中,“效率瓶颈”始终是制约其规模化推广的核心问题。为突破这一限制,研究人员不仅从激光器本体出发(如提升脉冲能量、提高脉冲重复率),更在激光能量管理领域开展深度研究,通过创新的光束控制、整形与分发技术,为USP激光加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注入新动能。
2025-09-16
-
激光器相位调制技术的原理、实现与应用解析
从超高速相干光通信到精密光学传感,再到量子计算与原子物理研究,激光的“相位”特性正成为承载信息、实现精准控制的核心载体。不同于直接改变光强的强度调制,激光相位调制(PhaseModulation,PM)通过精准调控激光相位的动态变化,实现了更高效、抗干扰能力更强的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已成为高性能光电子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2025-09-16
-
为什么必须重视显微镜物镜MTF测量?
在生命科学研究的细胞观察、材料科学的微观结构分析、医疗诊断的病理切片研判中,显微镜物镜是决定“看得清、看得准”的核心部件——其成像分辨率、视场均匀性、畸变控制直接影响实验结论与应用效果。而如何科学量化这一核心性能?光学传递函数(MTF)作为国际公认的成像质量“金标准”,正是显微镜物镜性能检测的关键技术;而欧光科技代理的德国TRIOPTICSImageMaster系列MTF测量仪,更成为赋能显微镜物镜研发与量产的“性能校准专家”。
2025-09-15
-
反射镜技术的原理、分类、结构及应用特性解析
反射镜作为利用光的反射特性调控光路的关键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制造及前沿科研领域——从民用梳妆镜、汽车后视镜,到工业激光设备、天文观测系统,其功能实现均以精准引导光线传播为核心目标。本文基于光的反射定律,系统梳理反射镜的分类体系,拆解其核心组成结构,全面阐述该类光学元件的技术特性与应用适配逻辑。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