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前沿资讯】上海大学创新纪录:红光钙钛矿LED发光效率达28.7%!

上海大学近日宣布,其在钙钛矿LED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已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该研究聚焦于“稳定钙钛矿八面体实现高效红光LED”的主题,展示了在红光钙钛矿LED发光效率方面的显著进展。

 

红光钙钛矿LED发光原理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兴的显示技术,以其高色纯度、广色域、简化的加工工艺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国际光学设备件研究的前沿领域。尽管绿光钙钛矿LED的发展迅速,但红光钙钛矿LED(波长620-650 nm)的性能提升一直面临挑战,特别是在高偏压下的光谱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在全彩显示领域的应用。

 

传统方法中,单端吸附型配位分子在调整碘基钙钛矿发射光谱时,往往会显著降低其荧光量子产率。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双端有机分子配位策略,通过“锚定”钙钛矿表面来稳定其八面体结构,从而有效克服了光谱调节与光电性质之间的相互制约。

 

研究结果显示,该团队开发的LED器件在620-650 nm的纯红光范围内实现了光谱的连续可调,其中638 nm发射的LED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达到了28.7%,刷新了红光钙钛矿LED发光效率的记录。此外,该器件在高达8 V的偏压下,其辐射复合中心几乎不发生分离,显示出卓越的光谱稳定性。

来源:上海大学

创建时间:2024-07-08 11:31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