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气体激光器是一种利用气体作为工作物质产生激光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可概括如下:

 

 

  1.工作材料:在气体激光器中,通常选择某些特定的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如氦-氖、二氧化碳等)作为激光介质。

  2.激发源:为了使气体原子或分子进入激发态,需要提供能量输入源。最常用的方法是电激发,通过施加电压使气体放电管中的气体电离并激发。也可以使用其他激发方法,例如光激发、化学反应等。

  3.粒子数反转:当足够多的气体原子或分子被激发到高能级时,就形成粒子数反转,即高能级粒子数超过低能级粒子数。这是产生激光的基本条件。

  4.谐振腔:放电管两侧安装反射镜,形成光学谐振腔。入射光在该腔内来回反射,与气体相互作用,获得并放大它。

  5.受激发射:当高能级的气体粒子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光子沿着谐振腔的方向传播,每一次往返都会进一步激发更多的气体粒子,从而产生越来越多的同相位和频率的光子,形成激光。

  6.激光输出:其中一个镜子被设计为部分透射,允许部分激光束离开谐振器并成为可用的激光输出。

 

  延伸阅读:

 

  一.气体激光器具有以下优点:

  1.良好的光学均匀性:与固体和液体相比,气体的光学性质更加均匀,这使得气体激光器能够产生具有更好的方向性和单色性的高质量光束。

  2.频率稳定性:由于气体密度小,受热力学扰动影响较小,因此气体激光器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3.结构简单:气体激光器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由放电管、谐振腔和激发源组成。

  4.操作方便:气体激光器操作方便,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或气体流量等参数来改变激光输出特性。

  5.连续工作能力:气体激光器可以长时间稳定连续工作,适用于工业加工、科学研究等领域。

  6.波长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的气体类型和激发方式,气体激光器可以发射不同波长的激光,覆盖紫外、可见和红外区域。

 

  二.然而,气体激光器也有一些缺点

  1.较低的能量密度:由于气体密度较小,很难获得高浓度的激发粒子,因此气体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密度一般低于固体激光器。

  2.冷却要求:气体激光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有效的冷却系统来维持稳定的工作条件。

  3.维护成本:气体激光器可能需要定期更换气体,并且气体的选择和处理可能会增加运营成本。

  4.尺寸较大:与其他类型的激光器相比,气体激光器的尺寸可能较大,这使得它们不太方便小型化和便携式应用。

创建时间:2024-03-08 15:20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