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切割机不发光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激光切割机不发光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激光机开机不发光
1、机器激光电源开关(绿色开关)是否打开;
2、检查冷水机是否开启,检查冷水机指示灯信号、控制信号、水保护信号是否正常;
3、检查激光管的光输出是否正常;弱光(紫色)为异常,正常为粉色,激光管水流是否正常;
4、检查机器激光光路是否正常,按灯按钮看激光管是否亮。如果亮但激光头没有光,则说明光路有问题;
5、按键面板灯是否正常,检查机器操作面板,电源是否正确,或者电脑软件参数是否正确;
6、激光电源风扇不转,电源不变化;
7、直接检查激光功率信号是否有光,如果有光,说明激光管和激光电源正常。
8、电压是否低于200V
二、激光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不发光:
1、检查冷水机是否报警
A、报警时,用水管连接水箱后面的进出水口,打开水箱电源,看是否报警。如果报警,说明水箱坏了。如果没有报警,则说明激光管水路不畅通。检查水管是否弯曲或被东西挤压,水箱内的水是否有杂物(更换水箱内的纯净水)
B、如果没有报警,检查激光电源风扇是否运转。打开激光电源风扇,用导线将激光电源的2、3脚短接。如果激光管发光,则运动控制卡上的线松动或运动控制卡坏(更换板卡)。不发光,激光电源坏。 (极少数情况是激光管坏了)(检查激光管高压端是否有火花,火花很容易烧坏激光电源和板子的电子元件)。激光电源风扇不转。用万用表测试激光电源的220V端口。有电吗?有电,但激光电源坏了。 (修理或更换电源);如果没有电源,检查激光电源开关和电路。
延伸阅读:
1、激光切割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照射工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材料加热到汽化温度,蒸发形成腔体的方法。当光束在材料上移动时,孔不断形成,利用宽度很窄(比如0.1mm左右)的切缝来完成材料的切割——这就是激光切割的原理。
2、激光切割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由于其精度高、切割速度快、不受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光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步改进或取代传统切割技术设备。因此它已成为现代精密机械加工行业的重要加工方法。
3、激光切割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可以大大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工件质量。当今主流的切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A、CO2激光切割;
B、YAG固体激光切割;
C、光纤激光切割。其中CO2激光切割适用于大厚度非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 YAG固体激光切割适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光纤激光切割光电转换率高、功耗低、稳定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主流的切割方式。激光切割作为一种新兴的热切割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是金属加工领域的各种材料的切割,还是塑料、橡胶、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切割,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干涉测量术的原理、应用及技术演进研究
从宇宙天体的精细化观测到纳米级工业制造的质量管控,干涉测量术基于波的干涉效应,已发展为现代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精准测量技术支撑。该技术以激光为核心载体,通过系统解析波的干涉规律,在跨学科领域实现了测量精度与应用范围的双重突破,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基础性工具。
2025-11-17
-
什么是柱镜光栅?微米级光学技术引领视觉领域革新
当裸眼3D影像突破平面束缚,当立体成像技术赋能产品包装升级,当光学隐身从科幻概念走向技术实践,柱镜光栅这一核心光学材料正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性,在多个领域推动视觉体验与应用场景的深度变革。作为由微米级圆柱状凸透镜阵列构成的功能性光学材料,柱镜光栅以精准调控光线传播路径的核心能力,成为连接微观结构与宏观视觉应用的关键桥梁。
2025-11-17
-
突破性进展:阿秒涡旋脉冲串成功实现,拓展超快光-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维度
在超快光学领域,阿秒脉冲技术已成为观察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体系中超快电子动力学的重要手段,而轨道角动量这一关键自由度的引入,为该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方向。近日,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AlbadelasHeras教授、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DavidSchmidt教授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Optica》(Vol.11,No.8)发表重磅研究成果,成功研发出阿秒涡旋脉冲串这一新型超快结构化光场。该成果通过创新性技术方案突破传统瓶颈,为化学、生物、凝聚态物理及磁学等多学科前沿研究提供了具备高时间分辨率与多维调控能力的独特工具。
2025-11-17
-
清华大学提出神经光瞳工程傅里叶叠层成像技术实现大视场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突破
在科研与医疗领域,显微镜的大视场观测与高分辨率成像需求长期存在相互制约的技术矛盾。当观测视场扩大时,边缘区域易出现图像失真、细节模糊等问题,严重影响后续分析与应用。清华大学曹良才课题组提出的神经光瞳工程傅里叶叠层成像(NePEFPM)新方法,成功破解这一技术瓶颈,为大视场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Optica》。
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