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编码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光学编码器按形状分为圆形和直线(光学尺)两种。按检测方法分为平行狭缝法、莫尔条纹法和纵向条纹法。光学性质分为反射型和穿透型两种。

         2.目前,大多数光学编码器采用平行狭缝方式。其原理是使用带有主光栅和副光栅(索引光栅)的主尺、光源和光检测模块。码盘和辅助光栅相对旋转,通过的光强发生变化,形成周期三角波信号。由于衍射关系,实际输出波形近似的正弦波,输出信号周期与主光栅的光栅节距相同,因此通过计数器可统计码盘与辅助光栅的相对旋转角度。为了满足定位系统的需要,旋转编码器必须有六个信号输出AA1BB1Z1Z2,传统设计需要六对光源和光探测器模块,光源部分的目的是发出近似平行的红外光后,穿过光栅,到达光检测器。副光栅的作用是与主光栅重叠产生位移信号,副级光栅分为AA1BB1Z1Z2Z的设计是在每转一圈产生一个宽度在光栅节距内的脉冲信号作为参考,也称为零位光栅。最后,光检测模块将光强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延伸阅读:

         1.光学编码器是一种利用光作为介质来测量角度、长度或角速度等物理参数的传感器,它通常由光源、遮罩、感光元件和电路组成,利用光线经过掩模版后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阴影来获取被测物体的信息。

         2.具体来说,当物体移动时,掩模会改变光源发出的光束的路径,并在感光元件上产生不同的阴影图案。根据这些阴影图案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相关参数。

         3.光学编码器具有许多优点,包括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耐环境影响。由于不涉及接触式测量,因此可以避免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失真问题。同时,由于它使用非电离辐射(即光),因此不会受到电磁干扰。

         4.光学编码器的类型很多,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旋转式和线性式两种基本形式。旋转编码器主要用于检测旋转物体的角度和角速度,而线性编码器主要用于检测直线运动的距离和速度。

  总的来说,光学编码器是一种非常重要且用途广泛的设备,在现代制造、航空航天、机器人、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光学编码器,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和控制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时间:2023-12-04 14:36
浏览量:0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