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的作用是什么?
1.微透镜阵列是由通光孔径、浮雕深度为微米级的透镜组成的阵列。它不仅具有调焦、成像等传统镜头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单位尺寸小、集成度高的特点,使得它能够完成传统光学元件无法完成的功能,并能组成许多新的光学系统。
2.微透镜阵列可分为折射式微透镜阵列和衍射式微透镜阵列两类。衍射微透镜阵列利用其表面波长级三维浮雕结构对光波进行调制变换,具有轻、薄、设计灵活等特点。作为功能组件,可广泛应用于波前传感、聚光、光整形等各种系统中。
微透镜阵列将完整的激光波前分成空间中的许多微小部分。每个部分都通过相应的小透镜聚焦在焦平面上。一系列微透镜可以获得一系列焦点组成的平面。如果激光波前是理想的平面波前,则在微透镜阵列的焦平面上可以获得均匀、规则的焦点分布;然而,实际的激光波前并不是理想的平面波前,它们或多或少有一些畸变,用微透镜阵列聚焦后,焦点不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偏离了理想焦点。
延伸阅读:
如今,工业研究实验室制造微阵列透镜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光敏玻璃热成型法、激光直写法、光刻胶热回流法、反应离子刻蚀法、热冲压成型法等多种方法,以下主要介绍主要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1.光刻胶热回流法
该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以目标图案作为曝光组(正六边形、矩形或圆形),使用掩模版对基板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2、清理残留杂物。3、放在加热平台上加热,使其热熔成型。
优点:工艺简单,对材料和设备要求低,易于扩大生产和控制工艺参数。缺点:由于工艺本身的问题,成品可能不理想。其次,由于材料的机械和化学特性,其光学性能不是很好。
2.激光直写法
激光直写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 1、在计算机上设计微透镜阵列曝光结构。2、将设计图案写入激光直写系统。3、将带有光刻胶的基板放置在直写平台上,激光进行刻字,刻字后清理表面残留物。获取数组结构。
其优点是:精度高、适合模型制作、易于扩大生产、质量高、成本低
-
剑桥大学发布太赫兹辐射调控新方法,为多领域高端技术突破奠定基础
2025年9月1日,英国剑桥讯——剑桥大学研究团队正式公布一种可在太赫兹(THz,Terahertz)频段实现辐射调控的技术方法。该研究成果或为通信、成像及传感领域的高端技术研发开辟新路径,同时标志着人类在开发太赫兹频段实用化设备的进程中取得重大突破。
2025-09-03
-
近红外成像技术:透视迷雾的“特殊视觉手段”,为何难以精准呈现细节?
雾天开车时,前挡风玻璃被白茫茫的雾气笼罩,仪表盘上的导航再精准,视线受阻仍是致命隐患;深夜小区的监控画面里,人影模糊成一团,连衣着颜色都难以分辨——这些场景里,藏着一种能“打破视觉局限”的技术:近红外成像。它能让我们“看见”肉眼和普通相机遗漏的世界,却又常常因画面模糊、满是噪点让人皱眉。这背后,是近红外成像的独特优势与先天困境的博弈。
2025-09-03
-
引领未来影像品质——手机摄像头模组MTF测试新标杆
在智能手机摄影性能不断突破的今天,消费者对手机镜头的成像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超高清视频录制到暗光环境下的细节捕捉,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的背后,都离不开精密的光学设计与严格的测试标准。作为手机摄像头模组制造的核心环节之一,MTF(调制传递函数)测试已成为衡量镜头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如何通过科学高效的测试方案,确保每一颗镜头都能达到设计标准?欧光科技推出的ImageMaster®PROHD工业型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为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测试标杆。
2025-09-03
-
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参数与测量方法的系统解析
在光学系统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全过程中,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的表面质量是决定系统成像精度、透光效率及长期稳定性的核心因素。表面粗糙度作为评价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关键指标,不仅是光学加工环节的核心控制参数,更是行业内评估元件是否满足应用要求的重要技术依据。深入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本质内涵、标准化参数及专业测量方法,对推动光学领域生产工艺优化与应用效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09-03